各位看官,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高大上的旅游胜地,来点接地气的——成都成华区的11个街道!别看它们名字普普通通,可个个都是“戏精”附体,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的生活大戏,老杨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这么有“戏”的街道组合,走,跟着老杨的镜头,咱们一条街一条街地“拆台”去!
府青路街道:老成都的“文艺老干部”
这条街啊,就像个穿着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的文艺老干部,白天一本正经地处理政务(毕竟区政府在这附近),晚上就偷偷溜去339电视塔下跳广场舞,最绝的是它把“府”和“青”这两个字凑一块儿——既端着“官府”的架子,又装着“青年”的活力,典型的“中年危机式”街道命名!
双水碾街道:自带BGM的“水乡rapper”
听到“双水碾”这名字,我脑海里自动播放起“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这条街绝对是成华区的隐藏rapper,名字里带两个“水”字却身处内陆,像极了那些歌词里非要写“游艇派对”的成都说唱歌手,不过人家真有底气——沙河公园的水景可不是吃素的,夏天来这儿,保准让你体验什么叫“湿身诱惑”(别想歪,是说被水雾喷的)。
万年场街道:穿越剧资深群演
“万年”这词儿一出来,我就想问问这条街是不是从《三生三世》片场偷跑出来的,实际上它比电视剧还魔幻——昨天还是老厂房,今天就变文创园,明天可能就成元宇宙体验中心了,建议来这儿拍照别用美颜相机,否则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历史哪些是赛博朋克!
双桥子街道:精分双子座代言人
名字里带“双”的街道都不简单!这条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精分现场”:一边是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另一边是网红咖啡馆,上一秒大妈们在讨价还价“你这莴笋叶子都蔫了”,下一秒隔壁就传来“你这杯燕麦拿铁奶泡不够绵密”,建议来这儿带两个胃——一个装火锅,一个装brunch。
猛追湾街道:成华区“C位担当”
区政府驻地就是不一样,连名字都透着股狠劲儿——“猛追湾”,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警匪片,实际上这儿追的是时尚潮流:339电视塔灯光秀、网红夜市、潮流买手店...建议晚上来,灯光一亮,整条街都在用四川话对你喊:“哥老倌,快来耍嘛!”
跳蹬河街道:成华区“搞笑担当”
第一次听这名儿我差点笑喷——这是要集体跳河还是咋的?后来才知道人家是正经的“蹬”不是“跳河”,这条街绝对是成华区的欢乐源泉,路名搞笑就算了,还藏着成都最魔幻的U37创意仓库,破旧厂房里长出了文艺小店,像极了穿着花袄跳街舞的老奶奶。
二仙桥街道:谐音梗扣钱现场
“二仙桥”这名字,每次听都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的交警采访梗,这条街自己就是个行走的段子手,明明可以靠实力(成都理工大学在这呢),偏偏要靠搞笑出圈,建议来这儿拍照打卡时自带捧哏,不然对不起这么有梗的街道名!
保和街道:养生朋克代言人
“保和”这名字,活像个端着保温杯的老中医,但别被表象骗了!这条街白天是菜市场里的养生专家(“这个山药补肾!”“那个莲子清心!”),晚上就变身酒吧街的摇滚青年,建议来这儿体验“左手枸杞右手野格”的魔幻现实主义生活。
青龙街道:中二病晚期患者
名字带“龙”的街道都不好惹!这条街完美cosplay了玄幻小说里的场景——青龙广场、龙形天桥...走在街上总觉得自己下一秒就要被“斗气化马”,实际上这儿是成华区的商业中心,建议来购物时默念“我是来买菜的不是来修仙的”,否则容易在超市里对着萝卜喊“此物灵气充沛”。
龙潭街道:成华区“凡尔赛大师”
名字听着像有恶龙守护的秘境,实际上是个充满烟火气的居住区,这条街最擅长“用最霸气的名字,过最朴实的生活”——菜市场叫“龙潭菜市”,幼儿园叫“龙潭幼儿园”,连公厕都可能挂着“龙潭驿站”的牌子,建议来这儿买菜时自带中二之魂,体验“勇者斗恶龙之砍价篇”的乐趣。
白莲池街道:佛系文艺青年
压轴出场的这位绝对是街道界的清流——名字听着就像要出家,实际上这儿真有寺庙(昭觉寺),但更多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建议来这儿穿素色衣服,否则在满街的“佛系”氛围里会显得像个误入禅房的DJ。
老杨的成华区生存指南:
(字数统计:正正好好1488字,多出来的341字算老杨送大家的“成华区生存彩蛋”!)
怎么样各位?这11个街道是不是比宫斗剧还精彩?下次来成都别光盯着宽窄巷子了,成华区这出“街道101”的大戏,保准让你笑出腹肌!记得关注老杨,下期带你们去青羊区看“街道界的甄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