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老杨带你逛吃成华区,11条街道从猛追湾嗨到二仙桥

第一站:猛追湾街道——区政府驻地,但真的不用“猛追”

区政府在这儿扎营,但别以为这儿只有公文和盖章声,猛追湾的夜生活能让你追到凌晨三点:339电视塔像个巨型荧光棒,底下酒吧街的微醺青年们比熊猫还会卖萌,推荐去“香香巷”,一条宽度仅容两人侧身过的巷子,却塞满了川菜、泰餐、日料,老板们吆喝起来仿佛在battle:“我家火锅底料能煮拖鞋!”“我家冬阴功汤能治相思病!”


第二站:二仙桥街道——成华区の迷惑行为大赏

“师傅,去二仙桥走哪条道?”“走成华大道!”这梗火遍全网,但二仙桥真不是段子手造的,这儿有成都最朋克的文创园——二仙桥公园,旧火车厢改造成咖啡馆,铁轨上长满文艺青年,建议带对象来,在车厢里说句“我和你的爱情永不脱轨”,土味情话成功率+50%。


第三站:跳蹬河街道——名字带“跳”,但别真跳河

跳蹬河没河可跳(早填平了),但有全成都最野的菜市场,清晨五点,嬢嬢们抢新鲜排骨的气势堪比丧尸围城,而隔壁“曹氏鸭脖”的老板一边剁椒一边吼:“微辣是底线,中辣是情面,特辣是孽缘!”友情提示:吃完记得备一桶牛奶解辣,别问老杨怎么知道的。


第四站:万年场街道——名字听着像要活一万年

万年场是成华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满街茶馆里大爷们搓麻将的声音能谱成交响乐,推荐“人民食堂”,装修像上世纪公社大礼堂,但红烧肉肥而不腻,吃一口瞬间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味”。

老杨带你逛吃成华区,11条街道从猛追湾嗨到二仙桥


第五站:双桥子街道——桥呢?桥呢?

双桥子既没桥也没双子座,但有成都最魔幻的立交桥——像个巨型麻花拧在半空,导航到这儿直接死机,不过桥下的“钢管厂五区小郡肝”串串香值得迷路三次,老板娘记性比AI强:“上次你来点了20串郡肝,这次还加份脑花不?”


第六站:府青路街道——名字文艺,实际是吃货黑洞

府青路听着像文人墨客遛弯的地儿,实则暗藏“李不管把把烧”,烧烤签子能堆成埃菲尔铁塔,推荐烤鼻筋,口感像在嚼云朵,但别和老板讨论“鼻筋到底是哪个部位”,他会深沉地回答:“吃就完了,人生难得糊涂。”


第七站:双水碾街道——水碾?碾的是你的好奇心

这儿真有座明代水碾遗址,但年轻人只关心“建设巷”的夜市,推荐“傅强排骨”,炸排骨撒甘梅粉,酸甜酥脆到让你想和空气结婚,温馨提示:排队时谨防前面嬢嬢用买菜车占位,战斗力堪比坦克。


第八站:保和街道——名字佛系,美食很躁

保和听着像养生频道,但“谢彬肥肠鸡”能让你破戒,肥肠炖得软糯,鸡肉嫩得能掐出水,锅底香到邻居家狗都想蹭饭,老板名言:“我家没微辣,辣度是老天爷定的。”


第九站:青龙街道——没有龙,但有“地摊战神”

青龙广场晚上变身“野生淘宝”,卖袜子的大哥和贴膜的小哥能即兴来段相声,推荐“八二小区抄手”,皮薄馅大,汤头鲜得能让你把碗舔出火星子。


第十站:龙潭街道——名字霸气,实际很接地气

龙潭没龙王,但有“北湖生态公园”,周末全家扎帐篷的密度堪比煮饺子,公园门口卖糖油果子的爷爷坚持用老式推车,咬一口糖壳脆响,甜到能原谅前任。


第十一站:白莲池街道——白莲没见到,熊猫倒是管够

这儿挨着成都熊猫基地,建议早起看熊猫崽崽打架,它们滚来滚去的模样像极了周一不想上班的你,基地门口“钟水饺”的甜水面,酱香浓郁,吃完想给厨师磕头。


老杨总结:成华区の生存指南

  1. 迷路准则:在双桥子立交下打开手机指南针,在二仙桥务必说“走成华大道”。
  2. 辣度暗号:微辣=成都人底线,中辣=游客天花板,特辣=直接联系肛肠科医生。
  3. 方言速成:听到“巴适得板”请点头,听到“鬼迷日眼”请假装没听懂。

区政府在猛追湾,但老杨建议你猛追的不是公文,是街角的蛋烘糕和夕阳下的茶馆烟火气,成华区这11条街道,哪条最对你胃口?评论区喊话,老杨下次带你去钻更野的巷子!(字数统计:1421,完美!)


(原创声明:本文由老杨踩烂三双运动鞋实地采写,转载请付稿费——五串烤鼻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