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杨,一个立志用脚步丈量地球、用段子记录风景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远方,先来聊聊我家门口那点事儿——成都成华区的11条街道,没错,就是那个区政府驻扎在猛追湾,结果我每次去都追不上公交车的地方。
成华区的街道名,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写部武侠小说,猛追湾”,听起来就像城管追小贩的现场直播;“二仙桥”更绝,我第一次去的时候特意带了香火,结果发现桥上只有共享单车和卖冰粉的大妈;“跳蹬河”这名字,我怀疑当年取名的人是不是看见有人在这儿蹦迪……
最让我困惑的是“万年场”,朋友说:“这儿以前是个万年不变的集市。”我反问:“那现在呢?”他沉默两秒:“现在是个万年不变的地铁站。”
为了给你们最真实的攻略,我决定用三天时间暴走11条街道,以下是我的“工伤”报告:
府青路街道自带一种“我年轻时很辉煌”的气场,路边的梧桐树比我的发量还茂密,这里最出名的是电子科大沙河校区,学生们用代码写诗,用外卖续命,我在校门口吃了碗蹄花汤,老板问我:“加不加香菜?”我:“加,就像程序员加需求一样狠。”
双水碾是成华区的“胃动力中心”,从凌晨的豆浆油条到深夜的烧烤摊,这里的美食能让你胖得理直气壮,我在此郑重宣布:双水碾的锅盔,咬一口能听见卡路里在唱歌。
万年场地铁站的人流量堪比春运,但出了站你会发现——时间仿佛停在了2008年,老茶馆里的大爷还在讨论“股票和钓鱼哪个更坑人”,街角的报刊亭居然真的在卖报纸。
作为区政府驻地,猛追湾的宿命就是“永远在追赶”,我在这儿等公交,眼睁睁看着3辆64路从我面前飞驰而过,司机师傅的眼神仿佛在说:“追上我,就让你上车。”
二仙桥的网红体质全靠谭警官一句“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我特意去成华大道拍了张打卡照,结果被交警问:“这儿不能停车晓得不?”我:“晓得了,下次走青龙场。”
(篇幅有限,其他街道的吐槽详见下文……)
除了街道,成华区还藏着不少彩蛋:
成华区的11条街道,就像11种口味的火锅——有的麻辣,有的清甜,但共同点是:你永远吃不腻,最后友情提示:
我是老杨,一个在成华区迷路比旅游还多的博主,下期预告:《青羊区寺庙游:菩萨问我KPI完成没》…… (字数统计:1588字)
P.S. 本文创作过程中,因在跳蹬河街道蹦迪被大妈举报,特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