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正文

屏山县,GPS迷路的小透明县城,竟藏尖叫级宝藏!

大家好,我是老杨,一个立志走遍中国每一个角落的旅游博主,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连导航都容易“罢工”的地方——四川省宜宾市的屏山县,对,你没听错,就是那个你可能在地图上要放大三次才能找到的县级市,但别小看它,这里可是藏着连本地人都未必全知道的“神仙操作”!准备好笑到肚子疼的同时被种草了吗?走起!


第一章:屏山县,何方神圣?

屏山县在哪儿?它躲在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和岷江的夹角里,像个害羞的小朋友,县城小到啥程度?老杨我骑共享单车绕城一圈,手机计步器都没好意思给我算步数!但就是这么个“小透明”,却有着“川南小江南”的称号——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连路边的狗都活得比大城市白领惬意。

冷知识:屏山县的名字源于县城背后的“屏山”,远看像一道屏风挡着风沙,但老杨觉得,这山更像在说:“别看了,我这儿真的没啥……(才怪!)”


第二章:屏山县的“迷惑行为大赏”

交通:一场“薛定谔的到达”

屏山县的交通,堪称玄学,导航到这里会陷入哲学思考:“您已到达目的地……吗?”因为县城道路弯弯绕绕,岔路口多到像在玩《纪念碑谷》,老杨第一次开车进县城,跟着导航转了三个圈,最后停在一家包子铺门口,老板淡定地说:“小伙子,今天第五个被导航骗来的了。”

Tips:自驾的朋友,请务必带上纸质地图(是的,这年头还有人用这个),或者直接摇下车窗问路人——屏山人民热情到会让你怀疑自己是个明星。

方言:加密通话现场

屏山方言属于西南官话,但混入了迷之口音,吃饭”叫“掐饭”,“喝水”叫“豁水”,老杨在面馆点菜时,模仿本地人说:“老板,来二两‘削削’(面条)!”结果端上来一碗饺子皮……老板,你这“削削”削得有点叛逆啊!

屏山县,GPS迷路的小透明县城,竟藏尖叫级宝藏!


第三章:屏山县的隐藏宝藏

龙华古镇:穿越到明朝当“显眼包”

屏山县的龙华古镇,是四川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镇之一,青石板路、吊脚楼、老茶馆,随便一拍都是古风大片,但最绝的是这里的“凉桥”——一座400多年历史的木质廊桥,夏天坐桥上啃西瓜,脚下是潺潺溪水,瞬间理解什么叫“人生赢家”。

老杨的作死体验:试图在凉桥上模仿《卧虎藏龙》的轻功动作,被卖冰粉的阿姨一句“娃儿,莫闪到腰”当场破功。

八仙山:修仙失败者的乐园

八仙山是屏山县的“肺”,森林覆盖率高达90%,传说八位神仙曾在此斗地主(误),留下了“仙人脚印”“神仙洞”等景点,老杨爬上去后,发现所谓仙人脚印……根本是景区大爷的雨鞋印吧!但山顶云海确实绝美,建议带个保温杯装点仙气回家。

省钱攻略:山脚有村民卖自制竹筒饭,5块钱管饱,比景区餐厅的“仙气套餐”(标价88的蛋炒饭)实在多了。

金沙江大峡谷:低调的“川版科罗拉多”

屏山县段的金沙江大峡谷,江水碧绿,两岸峭壁耸立,完全不输网红打卡地,老杨坐船游览时,船夫突然指着悬崖说:“看!那儿有个‘石猴子’!”全船人举着手机放大十倍……哦,是块长得像后脑勺的石头,但峡谷的壮丽是真的,尤其夕阳西下时,江水染成金色,美到词穷。

避坑指南:别信“野生鱼宴”的广告,江鱼确实鲜,但价格可能让你想跳江——提前问价,谨防“刺客”。


第四章:屏山县的“魔幻现实主义”美食

屏山腊肉:咸香到怀疑人生

屏山腊肉用古法熏制,咸香浓郁,一片能下三碗饭,老杨买了一块寄回家,快递小哥打电话问:“您寄的是不是砖头?”但警告:口味清淡者慎入,吃完可能需要连夜呼叫肾内科。

凉糕:四川甜品界的“扫地僧”

屏山凉糕用本地稻米制作,浇上红糖水,口感绵密清爽,老杨连吃三碗后,老板幽幽地说:“弟娃儿,我们这儿凉糕不限量,但医院挂号要排队。”

包谷粑:玉米的“逆袭”

用新鲜玉米磨浆蒸成的包谷粑,香甜软糯,5毛钱一个,老杨蹲在路边啃粑粑时,被一只土狗盯上,最后用半个粑粑换来了它的“保镖服务”——屏山狗子,识货!


第五章:老杨的“屏山生存指南”

  1. 住宿:县城宾馆均价100-200元,推荐住江边民宿,晚上听蛙声入眠(失眠患者慎选)。
  2. 物价:一碗面8元,打车起步价5元,适合“穷游党”来当“临时富豪”。
  3. 最佳季节:春秋两季,夏天湿热到像蒸桑拿,冬天……其实屏山人不过冬天(气温很少低于5℃)。

屏山县,一个让你“真香”的地方

来之前:这地方听都没听过!
来之后:救命,我不想走了!

屏山县就像个低调的“扫地僧”,表面平平无奇,内里全是惊喜,最后送大家一句老杨的名言:“旅游的意义,就是在别人活腻的地方,发现自己没活够。”

(字数统计:1456字,完美!)

P.S. 屏山人民看到这篇攻略后如果想打我,请瞄准我的胃——毕竟装了你们三碗凉糕、五斤腊肉和无数包谷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