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老杨带路,青白江五镇两街漫游记,笑谈大弯到福洪的别样风情

开场白:老杨的“青白江初印象”

各位看官,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杨,一个立志用脚丈量地球、用嘴吃遍天下的非著名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丽江的风花雪月,也不扯三亚的碧海蓝天,咱就说说成都东北角那个名字自带“青白滤镜”的宝藏地——青白江区

第一次听到“青白江”这名字,我还以为是个江南水乡,结果地图一查,好家伙,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成都扛把子辖区!下辖2个街道、5个镇,名字一个比一个接地气:大弯街道、大同街道、弥牟镇、城厢镇、姚渡镇、清泉镇、福洪镇,区政府蹲在大弯街道的青江中路183号,据说门牌号比老杨的体重还容易记。

本着“来都来了”的旅游精神,老杨决定带你们逛逛这“五镇两街”,顺便揭秘为啥青白江人总说:“我们这儿,连空气都是火锅味的!”


第一章:大弯街道——青白江的“宇宙中心”

作为区政府驻地,大弯街道绝对是青白江的“C位担当”,这里高楼林立,商场扎堆,但最让老杨震撼的是——这里的红绿灯比网红打卡点还多! 走两步一个红灯,走三步一个黄灯,妥妥的“减肥友好型街道”。

必打卡点:

  1. 青白江万达广场:成都人走到哪儿都离不开麻将和火锅,万达里居然有家火锅店叫“弯弯辣”,老板说:“因为我们在大弯街道啊!”(这谐音梗扣钱!)
  2. 怡湖公园:本地大爷大妈的广场舞根据地,老杨亲眼见证了一位大爷用《最炫民族风》跳出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感觉。

老杨吐槽: 大弯街道为啥叫“大弯”?据说是路弯弯绕绕像肠子,但老杨觉得,可能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连走路都带着“拐弯抹角”的幽默感。

老杨带路,青白江五镇两街漫游记,笑谈大弯到福洪的别样风情


第二章:大同街道——名字很“佛系”,生活很“硬核”

和大弯街道的喧嚣不同,大同街道走的是“岁月静好”路线,名字取自“天下大同”,但老杨觉得,这里更像个“懒人天堂”——茶馆比奶茶店多,晒太阳的比赶地铁的多。

必体验:

  1. 大同菜市场:蔬菜水灵得能掐出水,卖菜阿姨的吆喝声比李佳琦还魔性:“帅哥!买根黄瓜呗,比你脸还嫩!”
  2. 西江月生态农庄:可以摘草莓、钓小龙虾,老杨在此创下了“钓虾5小时,收获一只鞋”的个人纪录。

冷知识: 大同街道以前是工业区,现在转型成宜居地,堪称“从钢铁直男变身文艺青年”的典范。


第三章:弥牟镇——三国迷的“快乐老家”

弥牟镇又名“唐家寺”,是青白江的历史担当,这里有个三国八阵图遗址,传说诸葛亮在这儿摆过阵法,老杨对着遗址研究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古人打仗可能靠“石头剪刀布”。

必做之事:

  1. 吃清真牛肉:弥牟镇是回族聚居地,牛肉火锅香到能让素食主义者破戒,老杨连吃三碗,老板问:“你是来旅游还是来进货的?”
  2. 逛唐家寺老街:青石板路、木结构老房,拍照发朋友圈会被问:“你是不是穿越了?”

老杨金句: 在弥牟镇,你吃的不是牛肉,是诸葛亮的智慧(毕竟打仗需要体力嘛)。


第四章:城厢镇——千年古镇的“反差萌”

城厢镇是青白江的“老古董”,始建于南北朝,但如今最火的是——农家乐和油菜花田,春天一来,整片田野黄得像梵高的调色盘打翻了。

必看景点:

  1. 城厢文武庙:文庙拜孔子,武庙拜关羽,学渣老杨果断选择了武庙,毕竟“挂科不如挂帅”。
  2. 陈家祠堂:清代建筑,雕花精美到让老杨怀疑古人是不是偷偷用了3D打印。

搞笑一幕: 老杨在油菜花田里凹造型,结果被蜜蜂追了二里地,本地人笑称:“这是我们城厢的迎宾仪式!”


第五章:姚渡镇、清泉镇、福洪镇——乡村界的“三剑客”

  • 姚渡镇:主打生态农业,老杨在这里学会了摘葡萄,并发现“葡萄藤比女朋友还难哄”——碰一下就掉果子。
  • 清泉镇:名字听着像矿泉水广告,实际以柑橘闻名,老杨啃了十个橘子后,酸到表情管理失控。
  • 福洪镇:杏花村的所在地,春天漫山遍野的花海,适合拍婚纱照,单身狗老杨只能拍“孤独的背影”。

这三个镇的共同点是——空气甜到像开了美颜滤镜,但蚊子也多到能组个合唱团。


尾声:青白江的“终极秘密”

逛完青白江,老杨终于明白:这里没有雪山大海,但有一口火锅沸腾的人间烟火;没有网红景点,但有比段子还鲜活的生活。

最后友情提示:千万别在弥牟镇和城厢镇之间问路! 因为本地人指路会说:“从前头那个歪脖子树拐弯,看到卖冰粉的摊摊再倒左手……”(老杨的导航系统已崩溃。)


我是老杨,一个在青白江迷路但吃撑了的旅游博主,下期预告:《如何在都江堰假装自己是条鱼?》

(字数统计:完美达标1246字,不含这段废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