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杨!今天要带大家逛的这个地儿啊,那可真是了不得——成都后花园崇州市!先别急着划走,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啥:"不就是个县级市嘛,能有啥好玩的?"哎呦喂,这话说的,老杨我今天非得用我这三寸不烂之舌,啊不对,是这支生花妙笔,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这个藏在成都西边的"宝藏男孩"!(悄悄说:文末有老杨私藏的街子镇美食地图,看到最后有惊喜!)
咱们先来个官方介绍热热身,崇州市下辖6个街道、9个镇,市政府驻地在崇阳街道昌明路1号,这地名听着就很有文化底蕴对不对?别急,待老杨我慢慢给你们拆解,先说这崇阳街道,那可是崇州的"心脏地带",市政府驻地就在这儿,每次路过昌明路1号那栋大楼,老杨我都要立正敬个礼——毕竟这里决定着明天街边摊的城管巡查路线啊!(开个玩笑,城管大哥们都很亲民的~)
说到吃,咱们得重点聊聊羊马街道,这地方可了不得,羊马渣渣面听说过没?那面条细得能穿针,汤头鲜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上次老杨我去探店,连吃了三碗,结账时老板看我的眼神就像看逃荒的,不过说真的,这儿的渣渣面比成都市区那些网红店正宗多了,价格还便宜三分之一,强烈推荐加份他们自家腌的泡菜,酸辣爽口,绝了!
往南走就到了三江街道,这地名听着就水灵灵的,老杨我上次在这儿发现个宝藏——三江湿地公园,你们可别一听"湿地公园"就撇嘴,这儿可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去年冬天我扛着长焦镜头在这儿蹲点,结果鸟没拍到几只,倒是把路过的大爷大妈们吓得够呛,以为我是来偷拍广场舞的,不过说真的,清晨薄雾中的湿地美得像水墨画,建议带对象来的小年轻们准备好相机,这儿拍出来的照片绝对能骗到朋友圈一堆点赞!
江源街道和大划街道这对"邻居"可有意思了,一个守着江源河鲜市场,一个守着大划工业园区,老杨我建议白天去江源逛河鲜市场,傍晚去大划吃烧烤,这条路线我称之为"从水里游的到火上烤的完美闭环",特别提醒:江源市场的黄辣丁一定要尝尝,店家帮你现杀现做,那鲜嫩程度,啧啧啧...(擦口水ing)
崇庆街道这个名字可有来头,是崇州的老城区所在,在这儿你能找到最地道的崇州生活气息——老茶馆里打着长牌的大爷,街边现做叶儿粑的大妈,还有放学后挤在小卖部门口买辣条的学生娃,老杨我最爱蹲在文庙广场看大爷们下象棋,那叫一个刀光剑影,观棋不语?不存在的!上次有个大爷下错一步,旁边围观的大爷们差点打起来,比棋局还精彩!
说完了街道,咱们再来唠唠那9个镇,廖家镇打头阵,这儿最出名的是廖家牛肉,老杨我冒着被牛追的风险深入探访过,发现他们家的秘方居然是...(被店家捂住嘴拖走)咳咳,商业机密不能说,反正记住老杨的话:买廖家牛肉要赶早,下午三点后去连牛尾巴都买不着!
元通古镇那可是网红打卡地,清明上河图般的古建筑沿着泊江河岸铺开,不过老杨要爆料:千万别节假日去!上次我在人堆里挤得差点把自拍杆戳进前面大姐的发髻里,建议工作日清晨去,还能看到原住民在河边洗衣裳的烟火气场景,偷偷告诉你们,元通的豆腐帘子比丽江的还好吃,配着店家自酿的醪糟,那滋味...(又开始咽口水)
观胜镇和怀远镇这俩名字起得真讲究,一个"观胜",一个"怀远",听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地名,实际上观胜最出名的是观胜羊肉,而怀远镇的"三绝"——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老杨我每次去都要胖三斤回来,特别提醒:怀远镇上的老字号"黄记冻糕"只收现金,上次有个小伙儿举着手机扫码扫了十分钟,老板的眼神都快把他冻成冰糕了!
重点来了!街子古镇!这个成都人周末最爱扎堆的地方,老杨我必须好好说道说道,街子的汤麻饼确实一绝,但别在景区门口买,往巷子深处走,找到那家没有招牌但永远排长队的老作坊才是正解,古戏台旁边的"王婆荞面"你们一定要试试,老板娘骂人越凶,面越好吃,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痛并快乐着"?悄悄告诉你们个秘密观景点:从味江书院后门的小路往上走,有个荒废的凉亭,那儿看古镇全景比收费观景台还棒!(不过要注意安全啊,摔了老杨可不负责)
白头镇这名字听着就浪漫,其实是因为当地盛产白附子而得名,老杨我在这儿有个奇遇:去年深秋在白头湿地拍日落,遇到个钓鱼的老伯,非说我是他二十年未见的老同学,硬塞给我两条刚钓上的鲫鱼,后来...后来我就带着鱼去镇上的"邹记鱼庄"让老板加工了,真香!所以旅行中的误会有时候也挺美好的对吧?
道明镇必须重点介绍,这里的竹艺村可是上过央视的!老杨我去体验竹编,结果手被竹篾划得跟猫抓过似的,最后花50块钱买了大爷编好的成品,还被他笑话"城里人就是手嫩",不过道明的竹笋宴确实惊艳,尤其是那道"竹燕窝",口感绝了,就是价格也绝了...(摸钱包的手微微颤抖)
隆兴镇和文井江镇这对CP,一个以农耕文化出名,一个以生态旅游见长,隆兴的"风吹吹"农家乐,老板真的姓风,他家的风吹吹(一种面食)比老板的脾气还火爆;文井江镇的森林步道适合徒步,但千万别学老杨我穿着人字拖就去挑战,最后是扶着树一步一步挪下山的,丢人丢到外婆家了!
最后给大家来个总结攻略:
最后的最后,送上老杨私藏的街子镇美食地图: ① 古戏台后巷第三家的"哑巴锅盔"(老板真不会说话,但锅盔会"说话") ② 河边第二棵榕树下的"刘记凉粉"(只卖到下午两点) ③ 天主教堂斜对面的"张家油糕"(要排队,但值得)
怎么样?看完老杨这篇掏心掏肺的攻略,是不是觉得崇州突然变得诱人起来了?记住啊,旅行不在于你去过多少地方,而在于你像不像老杨这样,能把每个角落都玩出花样来!下次在崇州街头要是遇见个举着相机、嘴边还沾着渣渣面汤的中年大叔,那八成就是老杨我本尊了,记得请我吃碗冰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