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 > 正文

老杨暴走沙坪坝17街7镇,逛吃狂笑全记录!

第一站:小龙坎街道——不是小龙虾的故乡,但火锅能让你“坎”到扶墙

听到“小龙坎”,外地朋友第一反应:“这地方小龙虾特别多?”错!这里最出名的是火锅,而且是辣到让你怀疑人生的那种,老杨第一次去,点了个微辣,结果边吃边流泪,隔壁桌的大爷还笑眯眯地说:“娃儿,这才哪儿到哪儿?”

不过小龙坎的市井气息是真浓,老街巷子里藏着不少几十年历史的老店,比如那家“坎坎豆花”,豆花嫩得能掐出水,配上老板自制的辣椒酱,绝了!


第二站:磁器口街道——人挤人挤人,但陈麻花值得你拼命

磁器口,重庆著名“人肉罐头加工厂”,节假日去?恭喜你,能体验一把“双脚离地,随波逐流”的奇幻漂流,但老杨告诉你,这里的陈麻花是真的香!排队半小时,就为那一口酥脆,值不值?值!

不过磁器口最魔幻的还是那些“古镇标配”——全国统一的义乌小商品,配上“正宗重庆特产”的招牌,老杨建议:看个热闹就行,真买东西,还是去巷子深处找老字号。


第三站:山洞街道——名字很野,生活很甜

第一次听到“山洞街道”,老杨脑补了一出《盗墓笔记》,结果去了发现……就是个普通居民区!不过这里藏着个冷知识:抗战时期,这儿真有个防空洞改的兵工厂,现在成了小众打卡点。

山洞街道的菜市场也是一绝,清晨的豆浆油条、傍晚的卤味摊子,烟火气十足,老杨最爱那家“山洞烧烤”,老板烤的脑花,嫩得像豆腐,辣得直冲天灵盖,吃完恨不得对着嘉陵江吼两嗓子。

老杨暴走沙坪坝17街7镇,逛吃狂笑全记录!


第四站:虎溪街道——大学城的“青春修罗场”

虎溪街道,重庆大学城的核心地盘,你能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早上瘫在路边等早八,晚上挤在烧烤摊讨论“人生理想”,老杨每次去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十岁——直到被学生喊“叔叔”,瞬间破防。

推荐川美旁边的涂鸦街,拍照绝绝子!还有大学城熙街的夜市,10块钱能吃到撑,老杨的减肥计划在这儿彻底崩盘。


第五站:歌乐山镇——辣子鸡的故乡,也是“渣滓洞”的沉重

歌乐山,名字听着挺浪漫,但历史课本里的“渣滓洞”“白公馆”让这里多了几分肃穆,老杨去参观时,本来想插科打诨,结果一进门就蔫了——先烈们的故事,真的笑不出来。

歌乐山的辣子鸡必须拥有姓名!辣椒里找鸡丁的快乐,谁吃谁知道,老杨温馨提示:别穿白衣服去吃,否则辣椒籽能让你秒变“斑点狗”。


第六站:中梁镇——重庆的“秋名山”,老司机慎入

中梁镇的山路,堪称重庆版“秋名山”,老杨第一次开车去,拐弯时差点把方向盘拧成麻花,但这里的风景是真美,尤其是云豁村的田园风光,适合拍照发朋友圈装文艺。

镇上还有家“中梁农家乐”,柴火鸡现杀现做,锅边馍馍蘸汤汁,香得老杨连吃三碗饭,最后扶着墙出的门。


第七站:青木关镇——名字像武侠小说,实际是嗦粉天堂

青木关,听着像金庸笔下的关卡,其实是嗦粉爱好者的圣地,这里的“青木关米粉”,汤头用骨头熬足12小时,米粉滑溜溜的,吸溜一口,魂都飞了。

老杨还发现个冷知识:青木关的老街上有家铁匠铺,师傅打铁的手艺传了三代,叮叮当当的声音,像穿越回了上世纪。


终极暴走总结:沙坪坝的AB面

沙坪坝区这17街7镇,乍一看是重庆的“文化担当”(毕竟名校扎堆),细一品全是“吃货天堂”和“魔幻现实主义生活秀”,你可以在磁器口挤到怀疑人生,也能在虎溪街道感叹青春真好啊;可以在歌乐山缅怀历史,也能在中梁镇的山路上尖叫到破音。

老杨的终极建议:

  1. 穿舒服的鞋:沙坪坝的坡坡坎坎,能治好了你的颈椎病,也能废了你的膝盖。
  2. 带两个胃:从陈麻花到辣子鸡,少吃一样都是亏。
  3. 准备好段子:毕竟在这里,随便找个茶馆坐下,都能听到比脱口秀还精彩的重庆言子。

老杨友情提示:沙坪坝的幽默藏在市井里,就像重庆的辣藏在温柔里——表面笑嘻嘻,实际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坑!(比如微辣火锅)


字数统计:1589字
(怎么样?老杨这波“沙坪坝暴走指南”,够不够让你笑到打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