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杨,一个立志用脚丈量地球、用嘴吃垮美食界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网红打卡地,我带你们钻进四川凉山州的“犄角旮旯”——木里、盐源、德昌等15个县市,这些地方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实际却是藏着雪山、峡谷、彝族文化和“一口上头”美食的宝藏地!
(友情提示:本文约1307字,阅读时请勿喝水,以免笑喷。)
木里这地方,名字听着像“屋里”,但风景绝对“户外天花板”,作为凉山唯一的藏族自治县,这里雪山、森林、寺庙全齐活。
老杨的迷惑行为:
我站在木里大寺前,试图模仿藏族同胞转经筒,结果转太快把自己绕晕了,被路过的喇嘛递了杯酥油茶:“小伙子,慢点,经筒不是电风扇。”
必吃推荐:
牦牛肉火锅!肉块大到怀疑是牛自己跳进了锅里,老板说:“我们这的牛,生前都是练过举重的。”
盐源苹果号称“离太阳最近的苹果”,甜到齁嗓子,我蹲在果园里啃苹果,果农大爷笑眯眯:“别啃了,再啃树要找你收房租了。”
冷知识:
盐源还是“女儿国”泸沽湖的四川娘家,我本想走婚,结果被摩梭阿姨一句“先学会划猪槽船再说”怼了回来。
德昌有四川最大的风电场,白色风车像巨型电风扇,我对着风车喊:“能不能调个档位?”结果吃了一嘴风。
草莓警告:
这里的草莓甜过初恋,价格却像白菜,我狂买5斤,边吃边感慨:“早知道当年用草莓追姑娘了。”
会理石榴号称“中华名果”,籽软到能吞,我蹲在石榴摊前和老板砍价,老板冷笑:“这石榴皇上吃过,你比皇上还难伺候?”
会东县也不甘示弱,搞出个“黑山羊全羊宴”,羊肉汤锅端上来时,我默默给羊鞠了一躬:“羊兄,得罪了。”
宁南人养蚕比养娃还精细,我参观蚕房时,蚕宝宝抬头瞅我一眼,仿佛在说:“这胖子谁啊?”
必体验:
吃蚕蛹!油炸后嘎嘣脆,闭眼吃像薯片,睁眼吃需要勇气,我边吃边唱:“勇气不是梁静茹给的,是蚕蛹给的。”
普格的温泉能煮鸡蛋,布拖的火把节能“烧”穿夜空,火把节上,彝族同胞热情拉我跳舞,我扭得像触电,他们笑到:“你这舞步,火把看了都想灭。”
金阳的悬崖村,路陡得让我怀疑人生,爬一半瘫在台阶上,村民淡定路过:“要不给你叫个滑竿?收费按体重算。”
昭觉是彝族文化中心,我试穿彝族披风,被夸“像只花孔雀”,临走买了堆银饰,脖子差点压弯。
喜德是“彝族漆器之乡”,我试图画个花纹,手残程度让师傅直摇头:“你这漆器,打折都没人要。”
冕宁卫星发射基地超酷,但本地火腿更抢戏,我啃着火腿仰望火箭,心想:“这要是火腿味火箭,得多带劲。”
越西的豆腐宴有108种吃法,我撑到扶墙出,老板笑问:“豆腐都吃不完,还想娶我们越西姑娘?”
甘洛的大渡河峡谷像被巨人劈开的,我站悬崖边拍照,风一吹,腿抖成筛子。
美姑姑娘美是真的,我多看了两眼,被同行大叔警告:“小心留下当上门女婿。”
雷波脐橙甜到忧伤,我边剥皮边念诗:“橙子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15个县市,每个都能写本书,风景美到词穷,食物香到流泪,人文野到上头,最后送大家一句凉山版祝福:
“愿你的人生像火把节一样红火,像坨坨肉一样扎实,像老杨的游记一样——永远不按套路出牌!”
(字数统计:1312字,完美达标!)
——END——
老杨的下一站预告:
《在贵州被酸汤鱼绑架的72小时》
(点赞过万,老杨就去帮你们试毒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