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杨,一个立志走遍中国却总被美食绊住脚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要聊的地方,是四川简阳——一个名字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藏着无数惊喜的宝藏小城。
简阳的行政区划有点“复杂”,16个街道、21个镇,名字一个比一个接地气,射洪坝”“石板凳”“踏水镇”,听着就像在念一本四川方言版的《水浒传》,不过别慌,老杨今天就带大家捋一捋,看看这些地方到底有啥好玩的、好吃的,以及……为啥我每次去都会胖三斤。
简阳的16个街道,名字一个比一个有意思,仿佛每个地方都自带故事。
作为简阳的“老大哥”,简城街道是这座城市的中心,这里的建筑新旧交错,老街巷里藏着最地道的苍蝇馆子,我在这里吃过一碗牛肉面,老板操着一口浓重的川普说:“我们的面,巴适得板!”结果辣得我连灌三瓶矿泉水,但不得不说,真香!
第一次听到“射洪坝”,我还以为是个古代战场,结果发现这里是个悠闲的滨江地带,适合散步、钓鱼、发呆,本地人告诉我,这名字其实和水利工程有关,但老杨更愿意相信,这里曾经有个叫“射洪”的大侠在此练功……
新市街道是简阳的新城区,高楼大厦和传统市场并存,我在这里逛了一圈,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街边卖糖油果子的阿姨,用的是支付宝收款码,果然科技改变生活啊!
石盘街道的名字让我一度以为这里盛产石盘,结果发现最出名的是羊肉汤!冬天来一碗,暖到脚趾头都舒展开来,不过要注意,别像我一样贪嘴,连喝三碗,结果撑得走不动路……
三岔街道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所在地,堪称简阳的“门面担当”,每次路过这里,都能看到飞机起起落落,老杨不禁感慨:“这地方以后怕是要火成第二个双流啊!”
(其他街道如养马、贾家、石板凳等,也都各有特色,但由于篇幅有限,咱们先跳过,不然这篇文章得写到明年……)
如果说街道是简阳的“城市版图”,那21个镇就是它的“乡村风情画”,这些镇的名字,有的诗情画意,有的直接到让人笑出声。
作为一个姓杨的人,来到杨家镇就像回了“祖籍”,我特意去镇上的祠堂看了看,结果发现里面供着的杨姓祖先……跟我家谱对不上,算了,就当是远房亲戚吧!
禾丰镇是简阳的农业大镇,稻田连绵,秋天金黄一片,美得像油画,我在这里体验了一把割稻子,结果五分钟就累得直不起腰,农民伯伯笑着说我:“城里人,缺乏锻炼啊!”
第一次听到“三星镇”,我还以为这里卖手机,结果发现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街上的老茶馆里,大爷们喝着茶、打着长牌,悠闲得让人羡慕。
“镇金镇”听起来像个藏宝地,但实际上是个安静的小镇,我问当地人:“你们这儿真有金子吗?”对方嘿嘿一笑:“有啊,我们的油菜花,金灿灿的!”
“踏水镇”这名字,一听就很有画面感,仿佛能听到“哗啦哗啦”的水声,这里的水系发达,夏天来玩水再合适不过,不过老杨提醒:小心滑倒,别真的“踏水”成落汤鸡……
(其他如涌泉镇、武庙镇、雷家镇等,也都各有故事,但老杨的胃已经在抗议了,咱们赶紧进入下一章——美食!)
来简阳,不吃等于白来!这里的美食,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让人口水直流。
简阳羊肉汤,四川一绝!汤白味鲜,羊肉嫩而不膻,配上秘制蘸料,一碗下肚,寒气全消,老杨每次来必吃,甚至曾经创下“连喝五碗”的纪录,结果……第二天上火,嘴角起泡。
石桥挂面是简阳的传统名产,面条细得能穿针,但煮不烂、嚼不断,堪称“面条界的钢铁侠”,我买了几包带回家,结果煮的时候手一抖,半锅面变成了一坨……
贾家街道的毛肚火锅,辣得让人怀疑人生,但越辣越上瘾,我一边吃一边流泪,老板还安慰我:“哭出来就好了,辣哭不算丢人!”
云龙镇的凉粉,滑嫩爽口,配上红油、蒜泥、花生碎,一口下去,暑气全消,老杨曾经试图在家复刻,结果做出来的凉粉……像橡皮,彻底失败。
简阳,这座藏在成都东边的小城,既有城市的繁华,又有乡村的宁静,更有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16个街道、21个镇,每个地方都有它的故事,而老杨的故事是——每次来简阳,都会因为吃太多而发誓减肥,…下次继续。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老杨,一个在减肥路上越走越远的旅游博主,咱们下期再见,记得点赞关注,不然……我就去你家门口吃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