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 > 正文

涪陵魔幻漫游,8街12镇6乡的荒诞与真实

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杨,一个立志用脚底板丈量地球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网红景点,我带你们去一个“魔幻现实主义”浓度超标的地方——重庆涪陵区,这地方行政区划的名字,简直像是一本武侠小说的人物表:李渡、敦仁、崇义、荔枝……乍一听还以为在开武林大会,仔细一数,好家伙,8个街道、12个镇、6个乡,加起来能凑三桌麻将还带替补队员。

第一章:街道篇——名字比剧情还精彩

涪陵的8个街道,名字个个自带剧本。

李渡街道:一听就很有江湖气,我脑补的画面是李白在这儿喝高了,非要摆渡去对岸写诗,结果船夫说:“诗仙,您先把船钱结了。”
荔枝街道:这名字甜到齁嗓子,但别误会,这儿不产荔枝(那是广东的活儿),我猜当年可能有个叫“荔枝”的姑娘在这儿开了家火锅店,后来整条街都跟着改名了。
白涛街道:名字文艺得像偶像剧取景地,实际是涪陵的工业重镇,建议改名叫“白涛钢铁侠”,反差萌拉满。

最绝的是龙桥街道,我特意去问当地人:“桥在哪儿?龙在哪儿?”大爷叼着烟说:“桥拆了,龙飞了,名字留下了。”——好一个“薛定谔的龙桥”!

涪陵魔幻漫游,8街12镇6乡的荒诞与真实

第二章:十二镇风云——从百胜到武陵山

涪陵的12个镇,名字能串成一部《乡村英雄传》。

百胜镇:听着像电竞战队基地,其实是榨菜之乡,我在这儿买了一包榨菜,老板说:“吃了百胜榨菜,打游戏都能五杀!”(虚假宣传警告)
珍溪镇:名字像仙侠小说里的秘境,实际以竹编闻名,我试图学编竹筐,结果成品被大妈评价:“你这筐装空气都漏。”
焦石镇:别慌,不是被太阳烤焦的石头,这儿有页岩气田,本地人开玩笑:“咱们镇连石头都能冒火,涪陵人脾气能不大吗?”

最让我笑裂的是新妙镇,名字自带谐音梗,我问导游:“这儿有啥妙的?”导游指着路边的黄葛树:“这树500岁了,够妙不?”——果然,姜还是老的妙。

第三章:六个乡的“土味浪漫”

涪陵的6个乡,名字朴实中带着野性。

大木乡:我第一反应是“大木老师”,结果人家以森林覆盖率90%闻名,建议改名“天然氧吧,肺的故乡”。
同乐乡:名字喜庆得像过年,实际是个避暑胜地,我七月去还得穿外套,老乡说:“我们这儿夏天只有快乐,没有炎热。”
武陵山乡:名字霸气侧漏,藏着武陵山大裂谷,站在悬崖边拍照时,我腿抖得像踩电门,旁边的大爷淡定啃玉米:“年轻人,胆子还没玉米粒大。”

第四章:涪陵魔幻现实主义的精髓

涪陵的行政区划像一锅麻辣火锅——李渡街道是毛肚,荔枝街道是鸭血,武陵山乡是最后那口解腻的冰粉,在这儿,你能遇到:

  • 在榨菜厂里聊元宇宙的大叔;
  • 卖竹编二维码收纳筐的00后手艺人;
  • 指着乌江说“这是咱家游泳池”的本地大爷。

最后友情提示:涪陵的“8街12镇6乡”千万别试图一天逛完,否则你的微信步数会荣登“地球绕圈榜”,我是老杨,下期带你们去重庆另一个地方——比如那个叫“天堂堡”的地铁站,听听就很有故事!

(全文共1288字,纯手工打造,版权所有,抄袭者会被涪陵榨菜咸到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