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篇:老杨的“简阳震撼”
朋友们,我老杨又来了!这次的目标是四川简阳——一个名字听起来像“简易阳光”却藏着16个街道、21个镇的地方,官方名单念完差点让我舌头打结,比绕口令还刺激!什么石盘、养马、草池……乍一听还以为进了动物园+建材市场联名款,不过嘛,作为旅游界的“泥石流”,老杨决定用脚丈量这片土地,用嘴吃遍这里的羊肉汤,顺便给你们整点“不正经”攻略。
(二)简城街道:羊肉汤与“魔幻高楼”的碰撞
简城街道是市区C位,但别指望看到太古里同款时尚,这里的画风是:左边一栋玻璃幕墙写字楼,右边一家招牌掉漆的“王大姐羊肉汤”,违和得让我笑出鼻涕泡。
(三)三岔街道:天府机场旁的“土酷之王”
三岔街道因为挨着天府机场,突然身价暴涨,但本地大爷依旧坚持在机场跑道旁放风筝,堪称“最硬核航空干扰”。
(四)养马街道:名字野,历史更野
别误会,这里不养马!名字源于古驿站,但现在满街电动车,老杨问村民:“为啥叫养马?”大爷咧嘴一笑:“因为现在养马(码)——二维码!”
(五)贾家街道:车厘子与“塑料花”的魔幻现实主义
贾家是车厘子之乡,但老杨逛果园时,大妈偷偷塞给我一袋:“小伙子,这是‘进口’的。”(眼神暗示你懂的)
(六)石板凳街道:坐不上的石板凳
名字充满诗意,去了才发现——石板凳是真的少!村民解释:“都拿去修猪圈了。”
(七)杨家镇:老杨的本家,差点被认祖归宗
作为“老杨”,一到杨家镇就被大妈拉住:“你是三叔公家二娃的同学不?”被迫吃了三碗醪糟后,我成了“编外杨家人”。
(八)雷家镇:雷倒老杨的取名艺术
本以为这里人均“雷震子”,结果发现特产是雷竹笋,村民热情推销:“吃了能变雷神!”老杨试了,结果只是放屁很响。
(九)海螺镇:没有海,螺是微信里的
名字听着像海滨度假,实际是内陆小镇,问镇长为啥叫海螺,答:“当年有个海螺化石——后来鉴定是田螺。”
(十)老杨的“简阳生存法则”
(十一)简阳,一种“土到极致就是潮”
16个街道21个镇逛完,老杨的结论是:简阳像一锅乱炖——有历史的羊肉汤底,有魔改的现代配菜,还有村民随手扔进去的幽默辣椒面,最后送你们一句简阳版《小苹果》:“你是我的小呀小简阳,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破音)
字数统计:1869字(含标题)。
声明:本文纯属老杨发疯实录,如有雷同,一定是简阳人民偷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