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驻地的昌明路1号必须首站打卡,你猜怎么着?我原以为会看见威严的石狮子,结果发现门口排队最长的不是办事窗口,而是隔壁“张嬢嬢冒菜”,工作人员午休时端着饭盒出来加菜,还热情招呼我:“小伙子,信访先取号,吃火锅粉要排队哈!”(老杨OS:这政务服务附加值是香辣味的?)
拐进小巷更有惊喜:卖竹编的老匠人和共享单车维修点共享一个门面,社区公告栏上“创建文明城市”标语旁边贴着“王婆婆家猫丢了”的寻猫启事,最绝的是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新人们宣誓完直接去后门买糖油果子——民政局到小吃摊的直线距离,比他们的结婚证还短!
转战羊马街道时我笑喷了:导航显示“羊马湿地公园”,结果入口处立着巨型广告牌“羊马恒大文旅城”,生态保护区和房地产项目肩并肩,白鹭从售楼部屋顶飞过时,销售顾问正对着沙盘说:“这套湖景房能看到野生鸬鹚!”(真实度堪比在动物园买学区房)
但深入湿地后真香了!芦苇荡里藏着茶铺,老板娘用虹吸壶煮茉莉花茶,岸边钓鱼大爷的鱼护里除了鲫鱼还有三瓶雪花啤酒,问起缘由,大爷悠悠道:“鱼不上钩的时候,总得给自己找点收获嘛!”
说到街子镇,小红书上的“千年古镇”滤镜照骗过多少小姐姐?实际到了才发现,青石板路上除了穿汉服拍照的,更多是扛着锄头去菜地的老乡,某网红茶馆的“古法手冲”居然用养生壶煮速溶咖啡,老板理直气壮:“唐朝还没有咖啡机嘛!”
不过银杏广场的“汤麻饼”是真绝!老师傅现场擀面时,隔壁民宿老板在抖音直播:“家人们看啊,这就是《风味人间》同款...哎师傅你饼渣掉我手机上了!”最魔幻的是古戏台——白天演川剧变脸,晚上跳广场舞,大爷大妈们用《最炫民族风》给非遗文化打call。
元通镇的清明会让我笑到打鸣!想象中的传统庙会,实际是农机展销会、非遗竹编展和“疯狂星期四”肯德基摊位的混搭,麒麟街上的铁匠铺改成了奶茶店,打铁声变成了破壁机响,老师傅转型时还保留职业习惯——给珍珠奶茶封口前总要“铛铛”敲两下杯盖。
江边的吊脚楼茶馆更绝,二楼喝茶能看见楼下大婶在洗衣机里涮拖把,问老板这算不算“江景房”,他指着洗衣机说:“全自动观景平台,带漩涡特效!”
深入文井江镇时,我的城市病被狠狠治愈,农家乐老板带我去后山挖竹笋,结果他自己先蹲地上采起了蘑菇:“中午加菜!哦等等...这个红伞伞好像不能吃...”吓得我赶紧打开手机识图。
最野的是温泉体验——天然泉眼用水泥砌个坑就是“豪华汤池”,旁边告示牌写着“严禁搓澡”,但分明有人用刷锅的铁丝球在磨脚皮!(后来才知是老乡在洗山药)
道明镇的竹编非遗传承人王师傅,一边编蟋蟀笼子一边跟我吐槽:“现在年轻人就爱买宜家,都不晓得我这个能当婚房!”而隆兴镇的稻田艺术更魔性,航拍是“乡村振兴”大字,走近看发现“兴”字那一撇是老乡晒的辣椒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