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崇州老街巷,追寻大熊猫足迹的漫游之旅

(一) 各位看官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杨,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崇州啊,可真是个妙地方——您要是打开地图,会发现这儿的镇街名字活像一锅麻辣火锅:崇阳、羊马、三江、江源...哎等等,这位看官您先别急着流口水,我说的可不是菜名!(擦汗)

作为一个把"迷路"当家常便饭的旅游博主,我必须要说崇州的街道布局简直是对路痴的终极考验,您瞧市政府驻地在崇阳街道昌明路1号是吧?可您要是打车说"师傅去昌明路",保不齐会被送到隔壁大划街道的某个同名小巷——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啊!(掏出皱巴巴的地图)

(二) 说到崇阳街道,这儿的老茶馆可藏着大玄机,那天我正端着盖碗茶装文化人,突然发现茶桌底下刻着"光绪二十三年"的字样,差点把茶喷对面大爷一脸,您猜大爷怎么说?"小伙子莫慌,这桌子当年还接待过保路运动的英雄哩!"好家伙,我这是把历史泡在茶里喝下去了啊!

隔壁羊马街道的名字来历更有意思,当地老支书告诉我,这地方古时候真是"羊马成群",现在虽然改街道了,但您去农贸市场还能看见骑着电动车赶羊的大叔——那画面太美,我愣是追着拍了三条街,最后被羊踹了一脚才消停。(揉屁股)

(三) 要说最让我蒙圈的还得是三江街道,明明叫"三江",我转悠半天就看见条小河沟,正嘀咕着是不是导航抽风,卖凉粉的大妈一语道破天机:"瓜娃子,另外两条江在水泥地下头嘞!"好嘛,敢情现在的城市建设都是"水陆两栖"的?

在江源街道吃火锅的经历更绝,老板信誓旦旦说用的是岷江源头水,结果被我发现在后院接自来水,正要理论,老板眨眨眼:"自来水厂就在岷江边上,四舍五入没毛病嘛!"这逻辑...我竟无言以对,只好多要了份毛肚压惊。

(四) 大划街道的"划"字可有讲究,不是划船的划,是"划分"的划,明清时候这儿是成都府和邛州的界桩所在,现在还能找到半截界碑,我正拍照呢,突然冲出个小朋友大喊:"叔叔你踩到我家田埂了!"低头一看——好嘛,这田埂就是当年的省界!现在种着油菜花,历史果然是最接地气的编剧。

崇州老街巷,追寻大熊猫足迹的漫游之旅

崇庆街道的夜市必须重点安利,您见过凌晨两点还在卖竹编的摊位吗?老师傅说这是"非遗加班",我买了只蝈蝈笼子,第二天发现真能引来蝈蝈——连民宿老板养的八哥都学会说"崇庆竹编,巴适得板"了!(展示手机里的八哥视频)

(五) 镇子们的戏就更足了,廖家镇的祠堂门口蹲着两只石狮子,左边那个居然戴着老花镜!打听才知道是前年文物修复时,老师傅眼花给刻错了,现在倒成了网红打卡点,听说有游客专程来给石狮子送眼镜布,笑死。

元通镇的千年古码头现在改成了钓鱼台,我亲眼见证有位大爷钓起条草鱼,鱼嘴里还叼着半截古钱币——好家伙,这鱼怕是穿越来的吧?钱币送去鉴定,还真是清朝道光年间的,现在大爷改行在码头卖"古钱币幸运饵料",生意火爆得很。

(六) 观胜镇的名字听着霸气,其实典故特别萌,传说诸葛亮在这儿观星,结果被蚊子叮得直跳脚,干脆下令改道行军,现在镇广场立着个"诸葛挠痒痒"的雕塑,晚上LED灯一亮,活像在跳街舞,我蹲守到半夜,还真拍到几只蚊子围着雕塑转,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啊!

怀远镇的怀远桥有个神秘传说:站在桥中央许愿,要是刚好有鸭子游过就能成真,我试了三次,第一次来的是鹅,第二次是无人机,第三次...城管来赶摊贩了,最后在桥头买了只橡皮鸭扔水里,总算完成打卡,就是良心有点痛。(展示橡皮鸭发票)

(七) 街子镇的"街"可不是一般的街,这儿保留着完整的清代商号一条街,最绝的是"张记铁铺"现在还在营业,第18代传人张师傅现场给我打了把菜刀,刻上"老杨专属"的时候,我激动得差点想改行当厨子——直到想起自己煮泡面都能糊锅的辉煌战绩。

白头镇绝对是被名字耽误的旅游胜地,不是因为老人多,而是满山的梨花开得像落了雪,我在观景台遇到对银发夫妻,老爷子说每年都来拍结婚纪念照,"从黑发拍到白头,现在倒是名副其实了",这波狗粮我吃得心服口服,就是风太大,梨花飘进镜头里全是模糊的浪漫。

(八) 道明镇的竹艺村让我开了眼,村民们用竹子编出飞机高铁,最近还在挑战空间站模型,我试着编个竹蜻蜓,成品像被大象踩过的扫把,临走时大师傅实在看不下去,送了我个巴掌大的竹编熊猫,现在这宝贝供在我家电视柜上——毕竟是我在崇州唯一没搞砸的手工艺品。

隆兴镇的油菜花田藏着个现代艺术彩蛋,某位海归艺术家在田埂上摆了面哈哈镜,于是您能看到油菜花以各种魔幻姿势"绽放",我凹造型拍照时,镜子里活像个被拉长的黄色拖把,旁边放牛的娃娃笑到从牛背上滚下来,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可能扭曲生活"?

(九) 文井江镇是崇州海拔最高的地方,我穿着短袖上山结果冻成狗,民宿老板娘塞给我件绣着大熊猫的棉袄,说这是"镇山之宝",晚上烤火时才知道,原来山上真有野生熊猫活动,那件棉袄是巡护队的工装,第二天我裹着熊猫棉袄去巡护站,被真·熊猫当成了同类,隔着栅栏对我抛媚眼——这算不算职场性骚扰啊?(翻出棉袄自拍)

最后必须说说崇州的神奇交通,公交车能开进菜市场,三轮车自带KTV系统,连共享单车都装着放泡菜的篮子,我在街子镇租了辆"前轮歪斜款"自行车,骑着骑着居然治好了多年的脊椎侧弯!现在这辆车被我供在阳台,每天三炷香,祈祷它保佑我的老腰。

(十) 在崇州混迹半个月,最大的感悟是:这儿的历史不是供在博物馆里的,是泡在茶碗里、刻在门板上、长在庄稼地里的,您要是问市政府在哪?本地人会指完路再补句:"先去吃碗渣渣面再办事嘛,那栋灰楼又不得长脚跑咯!"

所以啊朋友们,下回来崇州别光盯着导航,迷路时随便找个屋檐下的竹椅坐下,保准有老人家给您摆段连百度都搜不到的龙门阵,至于我嘛,得去找那位说好要教我编竹飞机的师傅了——上次把他家篱笆拆了当材料,得赶在他发现前把"老杨到此一游"的刻字磨掉...

(突然压低声音)对了,要是您在文井江镇看见穿熊猫棉袄的变态,千万别说是我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