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成华区11条街道逛吃指南,猛追湾到二仙桥老杨带你探味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杨!今天咱们不聊远方,就聊聊成都的成华区——这个藏着无数宝藏街道的地方,别看它名字里带个“华”字,但可一点都不“浮华”,反而接地气到让你想直接搬来住。

成华区有11个街道,每个街道都有自己的“人设”:有的像文艺青年,有的像吃货大佬,还有的像隐藏的扫地僧,老杨就带你们一条街一条街地“拆解”,保证让你笑出腹肌,还能顺便记下几个下次必打卡的地点!


猛追湾街道:区政府驻地,但别被名字吓到

区政府在这儿,听起来很严肃对吧?但猛追湾其实是成华区的“潮流担当”,这儿有339电视塔,晚上灯光一亮,直接变身成都小外滩,旁边还有网红酒吧和咖啡馆,年轻人扎堆,老杨上次去差点被潮人们的穿搭闪瞎眼。

不过最搞笑的是名字——“猛追湾”,本地朋友告诉我,传说以前这儿河道弯多,船夫得“猛追”着划船才能不撞岸,现在不用追船了,但你可以在这儿猛追美食,猛追湾烧烤”,味道确实猛,辣得我追着服务员要冰水!


二仙桥街道:谐音梗扣钱!但真的有个桥

听到“二仙桥”,你是不是立马想到那个“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的经典段子?没错,就是它!这条街因为一个交通采访视频火遍全网,但老杨实地考察后发现——这儿真的有个桥!而且桥边还有家“二仙桥包子铺”,包子馅儿足到像仙人的馈赠。

成华区11条街道逛吃指南,猛追湾到二仙桥老杨带你探味

建议打卡姿势:站在桥上学大爷语气喊一句:“师傅,你这车能拉我去二仙桥不?”(旁边路人可能会笑场)。


跳蹬河街道:名字魔性,但藏着老成都烟火气

第一次听这名字,老杨脑补了一群人排队跳河的诡异画面……跳蹬”指的是古时候河边的小石墩,方便人过河,现在的跳蹬河街道是成华区的“老字号聚集地”,跳蹬河肥肠粉”,肥肠处理得干净,粉嗦起来滑溜,吃完只想跳起来点赞!


万年场街道:名字霸气,其实是吃货天堂

“万年场”听起来像修仙小说里的比武擂台,但实际上是个美食江湖!这儿有家“万年场老街兔头”,麻辣鲜香,啃得人神魂颠倒,朋友说:“啃完兔头,能再战一万年!”老杨补充:建议配瓶冰啤酒,不然辣得你当场飞升。


双桥子街道:名字朴实,但藏着艺术细胞

双桥子没有双子塔,但有个“双桥子艺术区”,旧厂房改造的文艺圣地,老杨去的时候,正赶上大爷们在那儿写毛笔字,旁边咖啡馆的小哥在拉花,瞬间有种“穿越次元壁”的错觉,推荐点杯咖啡,假装自己是个艺术家(虽然可能只会拍照片发朋友圈)。


府青路街道:名字像老干部,实际是学霸区

因为挨着电子科大,府青路街道自带“学霸光环”,学校后门的“府青路夜市”是学生党的深夜食堂,5块钱的冰粉、10块钱的烤苕皮,喂饱了无数赶论文的“秃头少年”,老杨尝试混进学生群,结果被卖冰粉的阿姨一眼识破:“小伙子,你毕业有十年了吧?”


龙潭街道&青龙街道:名字像武侠片,其实是生活区

这俩街道名字组合起来能拍部《青龙会大战龙潭帮》,但实际上全是温馨住宅区,青龙街道的“青龙场豆腐脑”是一绝,龙潭街道的“龙潭水乡”则是仿古建筑群,适合穿汉服拍照(但别学老杨摆大侠pose,被路人当成了景区雕塑)。


白莲池街道:名字小清新,但动物园更野性

白莲池听着像种满莲花的地方,但最出名的是成都动物园!老杨去看熊猫,结果被一只疯狂吃竹子的滚滚圈粉,它啃竹子的样子像极了周末追剧的我,温馨提示:别学猴子做鬼脸,它们可能比你更会演。


保和街道:名字像保险公司,其实是隐藏的夜市王者

保和街道的“和美夜市”是本地人的深夜快乐老家,老杨在这儿发现了“保和烤脑花”,口感绵密像芝士,朋友说:“吃啥补啥!”我犹豫了一下,毕竟最近确实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双水碾街道:名字像水利工程,实际是市井江湖

双水碾有家“碾茶铺”,老板用石碾子磨茶粉,古法手艺看得人一愣一愣的,老杨问:“这碾子能用支付宝不?”老板:“可以,但碾子只收现金。”(冷幽默满分)


终极总结:成华区街道人设图鉴

  • 猛追湾:潮人聚集地
  • 二仙桥:梗王诞生处
  • 跳蹬河:老字号根据地
  • 万年场:吃货修炼场
  • 双桥子:文艺青年窝
  • 府青路:学霸补给站
  • 龙潭/青龙:生活区cos武侠片
  • 白莲池:动物世界主场
  • 保和:夜市扛把子
  • 双水碾:传统手艺坊

下次来成都别只盯着宽窄巷子了!成华区这11条街,每条都能让你笑着吃饱、吃饱再笑,我是老杨,咱们下期再见!(友情提示:去二仙桥记得走成华大道!)

(字数统计:1386字,完美达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