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十八弯爆笑攻略,老杨带你从朝天门嗨到化龙桥,笑到扶墙!

朋友们,老杨又来啦!今天咱们不聊诗和远方,就聊聊山城重庆那些让人“腿软”的地名——朝天门、解放碑、南纪门、七星岗、菜园坝、两路口、大溪沟、上清寺、石油路、大坪、化龙桥,这名字起的,不是“门”岗”,不是“坝”沟”,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武侠片场,随时能蹦出个扛扁担的丐帮长老。

不过话说回来,重庆的地名可都是“有故事的女同学”,今天老杨就带你们边笑边逛,保证让你笑得像火锅里的毛肚——直打卷儿!


第一站:朝天门——重庆的“脑门儿”

朝天门,听名字就霸气侧漏,仿佛城门一开就能“朝天发射火箭”,其实吧,这里是长江和嘉陵江的“鸳鸯锅”交汇处,古代官员在这儿接圣旨得面朝北方跪拜,所以叫“朝天门”。

老杨第一次去朝天门,跟着导航转了三圈愣是没找到“门”在哪儿,最后发现——好家伙,门早就拆了,现在是个巨型码头!建议各位来这儿先拍张“假装有门”的打卡照,然后去坐两江游轮,别学老杨对着江水喊“芝麻开门”,容易被人当傻子。


第二站:解放碑——重庆的“CBD显眼包”

解放碑,重庆的宇宙中心,周围高楼密布,碑却矮矮小小,像个被巨人围观的“小学生”,但人家可是抗战胜利的精神图腾,老杨每次路过都得肃然起敬三秒钟——然后就被隔壁奶茶店的“买一送一”勾走了魂。

这里逛街能逛到脚底板冒烟,建议穿运动鞋,否则你会体会到什么叫“脚踩风火轮,心在滴血”,对了,解放碑的跨年夜人挤人程度堪比“丧尸围城”,想去凑热闹的朋友,建议提前三天蹲点。


第三站:南纪门——菜市场的“江湖”

南纪门,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南丐帮总舵”,实际是个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老杨在这儿买过五块钱一斤的枇杷,老板非要送我两根葱,说“买水果送葱,生活不怂”。

这里的老城墙根下全是打麻将的大爷大妈,战术性围观半小时后,老杨学会了用重庆话喊“杠上开花”——虽然至今没搞懂规则。


第四站:七星岗——重庆的“玄学高地”

七星岗,传说中“重庆十大未解之谜”之一,据说这儿以前是乱葬岗,后来修了“金刚塔”镇邪,本地人开玩笑说:“七星岗闹鬼?不存在的!房价8万一平,鬼都得打工还房贷。”

重庆十八弯爆笑攻略,老杨带你从朝天门嗨到化龙桥,笑到扶墙!

老杨夜探七星岗时,只遇到卖烧烤的嬢嬢和跳广场舞的大爷,鬼影没见着,倒是被烤脑花的香味勾了魂。美食才是最强的驱鬼符


第五站:菜园坝——名字土,但狠“硬核”

菜园坝,听起来像种白菜的地方,实际是重庆的老火车站,这里的皇冠大扶梯,坡度陡得堪比“悬崖电梯”,坐一次票价2元,体验值回票价——毕竟能发朋友圈配文:“人在重庆,刚下悬崖。”

老杨坐扶梯时紧紧抓住栏杆,旁边重庆大妈淡定嗑瓜子:“弟娃儿,莫慌,摔下去也就滚到两路口。”


第六站:两路口——重庆的“魔幻立交”

两路口,一个让导航崩溃的地方,这里的立交桥层层叠叠,老杨曾打车经过,司机师傅说:“你看,这是重庆的‘过山车’。”结果绕了十分钟又回到原点,师傅挠头:“咦?我们刚才是不是见过那家火锅店?”

建议路痴朋友在这儿直接放弃导航,逮个本地人问路,记住秘诀:“老师,勒里啷个走?”(重庆话:大哥,这儿怎么走?)


第七站:大溪沟——名字萌,实则“社畜天堂”

大溪沟,听起来像儿童乐园,其实是重庆的“公务员一条街”,老杨路过时,看到一群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捧着咖啡匆匆赶路,眼神里写满“我要为人民服务(但此刻只想睡觉)”。

这里的轻轨站修得像艺术馆,适合拍“假装在上班”的文艺照,发朋友圈配文:“晨光中的打工人,诗意与KPI齐飞。”


第八站:上清寺——名字仙气,现实“很接地气”

上清寺,听着像道士炼丹的地方,结果一查——是个公交枢纽!老杨在这儿转车时,被嬢嬢们的“百米冲刺抢座”震撼到,瞬间悟了:重庆人的运动天赋,全用在挤公交上了

附近有家开了30年的小面店,老板边煮面边用重庆话吼:“二两麻辣,搞快点儿!”吃完面,老杨辣得泪流满面,但嘴巴很诚实:“再来一碗!”


第九站:石油路——重庆的“吃货结界”

石油路,名字像大庆油田分部,其实是条美食街,老杨在这儿吃了一家“巷子深老火锅”,老板说:“我们的微辣是其他店的特辣。”结果老杨边涮毛肚边流泪,隔壁桌小孩指着我说:“妈妈,那个叔叔哭得好伤心。”

推荐挑战“菊花保卫战”套餐:麻辣火锅+冰啤酒+红糖糍粑,吃完保证你“上头又上脸”。


第十站:大坪——重庆的“赛博朋克批发市场”

大坪,龙湖时代天街在这儿,商场大得能迷路,老杨逛到腿软时,看到指示牌写着:“距出口500米。”内心OS:“这是商场还是马拉松赛道?”

这里的“地铁穿楼”网红打卡点,建议早上去,否则拍照得排队,队伍长度堪比“春运火车站”。


终点站:化龙桥——名字霸气,现实“很魔幻”

化龙桥,传说鲤鱼跃龙门的地方,现在最出名的是“李子坝轻轨站它哥”——轻轨从大楼中间穿过,老杨拍照时,一个大爷吐槽:“有啥子好看的嘛,我们重庆人天天看轻轨从脑壳顶飞过。”

这里还有重庆最高的写字楼,老杨仰头看时帽子掉了,保安大叔笑呵呵:“弟娃儿,莫抬头了,小心颈椎病。”


老杨的总结陈词

重庆的地名,个个是“戏精”:有门的不一定有门,有岗的未必是山岗,有桥的可能早就拆了,但正是这种魔幻和烟火气的混搭,让重庆成了“8D城市”——导航崩溃,游客腿软,但火锅一吃,啥都值得!

最后送大家一句重庆旅游箴言:“迷路别慌,转角必有火锅香;爬坡莫哭,山顶风景能治服。”

(字数统计:妥妥超2000,老杨写到键盘冒火星子了!)


互动环节
朋友们,你们在重庆哪些地名闹过笑话?评论区晒出来,老杨抽一位送“虚拟火锅底料”——点赞就行,辣度自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