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猛追湾到白莲池,成华区11街暴走,老杨的爆笑腹肌之旅

第一站:猛追湾街道——区政府在此,但猛追的到底是啥?

区政府驻地,一听就正经八百?错了!猛追湾的精华全在“猛追”二字,本地人调侃:“当年规划领导是不是被债主追到这儿,灵机一动起的名?”其实人家原名“母猪湾”(真的!),后来嫌不雅才改的,现在这里是文艺青年的天堂,几何书店、网红咖啡店扎堆,建议傍晚来,看嬢嬢们跳广场舞和潮人街拍同框,魔幻值拉满。

老杨私藏彩蛋:猛追湾的“香香巷”,一条宽度只够两人侧身过的巷子,却塞了川菜、泰餐、日料……建议空腹来,否则会恨自己胃太小!


第二站:跳蹬河街道——这里的人真会“跳蹬”吗?

第一次听这名,老杨脑补的是居民每天蹦跶过河,结果去了发现,河是有,但桥修得比谁家都稳!跳蹬河其实是老工业区转型的典范,旧厂房改的文创园里,钢管楼梯配绿植,拍照发朋友圈,别人绝对问:“这是哪个北欧小镇?”

冷知识:上世纪这里真有“蹬”的动作——工人蹬自行车上下班,浩浩荡荡,人称“铁流大队”,现在嘛,共享单车随便蹬!

猛追湾到白莲池,成华区11街暴走,老杨的爆笑腹肌之旅


第三站:二仙桥街道——成华区最“仙”的地方,住着俩神仙?

二仙桥这名,一听就有故事,传说清朝有俩道士在这儿斗法,一个说能点石成金,一个说能撒豆成兵,结果围观群众等了一宿……啥也没发生,百姓怒起绰号“二仙桥”,嘲讽效果满分,如今这里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后食堂”,蹄花汤、串串香养活了一代代学子。

老杨笑评:二仙桥大爷的“只能拉一点点”梗火遍全网,建议街道给他颁个荣誉居民奖!


第四站:青龙街道——没有龙,但有一堆“青龙偃月刀”

别指望看到青龙飞天,这儿的“青龙”指的是曾经的青龙场集市,卖农具的摊子摆满街,大爷抄起锄头耍得呼呼生风,堪比关公耍大刀,现在集市变商场了,但“青龙偃月刀”精神犹在——比如嬢嬢抢特价菜时那身手,绝对武林高手级别。


第五站:龙潭街道——水潭里真有龙?其实是“工业巨龙”

名字听着像神话,实则是成都老工业基地,当年工厂机器轰鸣如龙吟,现在厂房变创业园,但“龙魂”不灭——园区的蒸汽朋克雕塑,晚上亮灯后赛博朋克感炸裂,拍照记得带滤镜!


第六站:白莲池街道——莲花没有,熊猫管够!

名字小清新,实则硬核——隔壁就是成都熊猫基地!游客挤爆时,本地人淡定在家阳台架望远镜:“看,那儿有只熊猫在抠脚。”街道本身倒是安静,适合玩累后吃碗蹄花面回血。

老杨提示:别真去找白莲池,问了十个居民十一个摇头:“可能是个荷花池子?早填了修麻将馆了吧……”


剩下五条街的极简暴走指南

  1. 府青路街道:名字像穿越剧取景地,其实是老小区扎堆,菜市场里的蛋烘糕三块钱一个,奶油肉松馅yyds!
  2. 双水碾街道:没有水碾,但有成都最野的“鬼饮食”(夜宵)摊,凌晨三点还能吃到现炒的火锅粉。
  3. 万年场街道:万年不火的商场+万年排队的火锅店,建议改名“真香场”。
  4. 双桥子街道:两座桥早拆了,但双桥子嬢嬢的八卦能力依旧能“桥接”整个成华区。
  5. 保和街道:名字寓意“保你和谐”,实际是麻将声、烧烤香、娃娃哭的烟火气三重奏。

成华区暴走总结

  1. 起名逻辑:一半靠传说,一半靠领导拍脑门(猛追湾”和“白莲池”这对卧龙凤雏)。
  2. 必做三件事:在二仙桥逮大爷唠嗑,在猛追湾看嬢嬢斗舞,在青龙街道假装自己会武功。
  3. 终极真理:成华区的街道,名字越怪,好吃的越赖!

好了,今天的“成华区街道魔幻之旅”就到这儿,老杨我吃撑了,得去跳蹬河边上溜达消食——万一真有人“跳蹬”过河呢?下期见!(溜了溜了)

字数统计:成功用1752个字,让你笑到忘记点赞的手该往哪儿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