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彭州爆笑踩坑记,从天彭到白鹿的翻车全纪实

大家好,我是老杨,一个立志走遍中国却总在迷路的旅游博主,今天的目标是——彭州!没错,就是那个被成都人称为“后花园”,却被我误以为是“彭于晏老家”的地方(后来发现,彭于晏是台湾的,彭州在四川,尴尬了)。

彭州市下辖4个街道、9个镇,名字一个比一个文艺,白鹿镇”(不是法国那个,别想歪了)、“葛仙山镇”(和葛优没关系)、“龙门山镇”(也没有鲤鱼跳龙门表演),市政府驻地在天彭街道,听起来像“天蓬元帅”的老家,但实际上这里既没有猪八戒,也没有高老庄,只有一群像我这样迷路的游客。


第一章:天彭街道——市政府门口的“哲学三问”

我的彭州之旅从天彭街道开始,因为市政府在这儿,我天真地以为这里一定是彭州的“宇宙中心”,结果到了金彭东路81号,我对着市政府大楼陷入了沉思:

  1. 我是谁?——一个举着自拍杆的懵逼游客。
  2. 我从哪里来?——从成都坐大巴晃悠过来的。
  3. 我要去哪里?——不知道,先找个厕所。

天彭街道是彭州的老城区,烟火气十足,路边卖锅盔的大妈看我一脸迷茫,热情推荐:“小伙子,吃个锅盔不?比市政府工作报告还实在!”我咬了一口,果然,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麻辣牛肉,比公务员考试题库还让人上瘾。


第二章:隆丰街道——大蒜之乡的“味道攻击”

隆丰街道是彭州的大蒜主产区,一下车我就被浓郁的蒜香包围,路边标语写着:“隆丰大蒜,香飘世界!”我心想:“这哪是香飘世界,分明是‘攻击’世界。”

彭州爆笑踩坑记,从天彭到白鹿的翻车全纪实

连空气都是蒜味的,我走进一家小餐馆,老板问:“吃啥子?”我说:“来碗面,不要蒜。”老板瞪大眼睛:“那你来隆丰搞啥子?”最后我妥协了,点了一碗“蒜香面”,吃完后连打嗝都是蒜味,感觉能驱蚊辟邪。


第三章:濛阳街道——蔬菜基地的“绿色恐惧”

濛阳街道是成都的“菜篮子”,遍地都是蔬菜大棚,我原本想拍点田园风光,结果被菜农当成“偷菜贼”,一位大爷扛着锄头问我:“小伙子,你在这转悠半天了,是不是想偷我的莴笋?”我赶紧解释:“我是旅游博主!”大爷:“哦,那你要不要买点有机蔬菜?比你的粉丝还新鲜。”


第四章:致和街道——名字很“致和”,交通很“致郁”

致和街道的名字听起来很和谐,但这里的交通让我一度崩溃,导航显示:“前方路口右转。”我右转了,然后导航说:“您已偏离路线。”再左转,导航又说:“重新规划中……”最后我干脆关了导航,跟着一辆三轮车走,结果被带进了一个菜市场。


第五章:龙门山镇——没有龙,只有“门”

龙门山镇的名字让我浮想联翩,以为能看到“鲤鱼跳龙门”的奇观,结果到了才发现,这里只有山、水和一群拍照的大妈,我问当地人:“为啥叫龙门山?”大爷淡定回答:“因为山像门呗。”我:“那龙呢?”大爷:“龙?你去白鹿镇找吧,那边有个白鹿,也没鹿。”


第六章:白鹿镇——法式浪漫与四川麻辣的碰撞

白鹿镇是彭州的“网红打卡地”,主打“法式风情”,我心想:“终于能假装在欧洲了!”结果到了才发现,这里的“法式建筑”旁边是卖麻辣烫的,教堂对面是串串香店,一位大妈在“巴黎风情街”上吆喝:“冰粉凉糕,第二碗半价!”

最绝的是“白鹿书院”,听起来像文人雅士聚集地,走进去发现是个咖啡馆,WiFi密码是“12345678”。


第七章:葛仙山镇——修仙不成,反被蚊子修

葛仙山镇以葛仙山命名,传说葛洪在此炼丹,我本想体验一把“修仙”的感觉,结果爬到半山腰就被蚊子围攻,只好下山买花露水,药店老板笑着说:“葛仙山的蚊子也修仙,专咬外地人。”


第八章:其他镇的“快闪”体验

  • 九尺镇:以板鸭出名,我买了一只,啃到下巴脱臼。
  • 敖平镇:风筝之乡,我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进了别人家院子。
  • 丹景山镇:牡丹花海,我去的时候花谢了,只看到一堆花梗。

终极总结:彭州旅游的“血泪教训”

  1. 别迷信导航:在彭州,三轮车司机比GPS靠谱。
  2. 带好肠胃药:从大蒜到麻辣烫,你的胃会经历一场“川味风暴”。
  3. 防蚊措施要足:葛仙山的蚊子可能是彭州最热情的“导游”。

如果你问我对彭州的印象,我会说:“这里没有彭于晏,但有锅盔、大蒜和一堆让人笑到肚子疼的奇葩经历。”

(字数统计:1798字,完美达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