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杨,一个立志用脚底板丈量地球、用嘴皮子笑翻全网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巴黎铁塔的浪漫,也不扯撒哈拉的沙子,咱就唠唠成都成华区这11条街道——没错,就是那个连名字都自带段子属性的神奇地方!(友情提示:阅读本文请勿喝水,笑喷手机屏幕老杨概不负责。)
区政府驻扎在此,可见猛追湾是成华区的“C位担当”,但别被名字忽悠了,这里猛追的可不是姑娘小伙,而是火锅里最后一片毛肚!街道沿府南河而建,晚上霓虹灯一亮,河边茶馆一坐,嗑瓜子的大爷能给你讲出一部《猛追湾秘史》:“晓得伐?当年这湾里划船的小伙子,追姑娘追急了直接跳河,所以叫‘猛追’……”(大爷,您这故事比网红火锅还辣嗓子啊!)
老杨暴走TIP:去“香香巷”撸串时,记得和老板对暗号:“微辣是成都人最后的倔强!”
“到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这句全网爆梗的出处,就是咱二仙桥本桥,老杨实地考察后发现,这里真有一条成华大道,路边卖西瓜的大叔都学会抢答了:“问我咋走?肯定走成华大道噻!”(建议谭警官来开个交通普法培训班,学员保准爆满。)
不过二仙桥可不止有梗,还有民国风的铁路遗址和文艺青年扎堆的“中车共享城”,铁轨上拍张照,滤镜一加,朋友圈文案我都替你想好了:“今日打卡二仙桥,成华大道走一走,人生弯路少一半!”
第一次听这名儿,老杨脑补了一群成都人集体跳河蹦迪的壮观场面,结果本地人白眼一翻:“是以前河上有蹬蹬(石墩子),要跳起过,所以叫跳蹬河!”(好吧,是我想多了……)
如今这里变身“东郊记忆”艺术区,老厂房改的咖啡馆里,穿汉服的小姐姐和玩摇滚的大爷和谐共处,建议来这儿拍vlog时加段BGM:“和我在跳蹬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赵雷,版权费打给老杨就行。)
青龙街道和白莲池街道,一听就是修仙小说里的地名,老杨打听了一圈,青龙街真有座青龙庙(虽然现在卖的是麻辣烫),白莲池倒是没见着莲花,但菜市场的“白莲池肥肠粉”香到让人想修仙——毕竟“嗦粉一时爽,一直嗦粉一直爽”。
冷知识:这俩街道中间夹着成都动物园,所以现实版剧情是:“青龙与白莲池之间,隔着一群骂骂咧咧的猴子。”(猴子:你礼貌吗?)
双桥子街道名字朴实无华,但藏着成都老工业的魂,去“420厂”旧址逛一圈,红砖墙上的标语还能看到“劳动最光荣”(老杨当场掏出手机拍了张“假装在奋斗”)。
万年场就更实在了,菜市场里嬢嬢的砍价声比交响乐还带感:“你这白菜万年不降价嗦?”(嬢嬢,万年场不是这么用的啊!)
府青路街道是成华区的“学霸”,电子科大沙河校区就在这儿,老杨混进食堂吃了碗6块钱的牛肉面,瞬间理解学霸们的快乐:“知识就是力量,牛肉就是信仰!”
双水碾街道名字听着像水利工程,实际是隐藏的美食天堂,街边“王记锅盔”的老板娘霸气宣言:“我家锅盔碾遍双水无敌手!”(阿姨,您这气势碾的是锅盔还是江湖?)
保和街道名字自带养生Buff,但这里的“保和夜市”能让减肥计划瞬间崩塌,烤脑花、冷吃兔、冰粉……老杨边吃边忏悔:“保和保和,保不住我的体重和钱包啊!”
龙潭街道则是个反差萌选手,名字霸气侧漏,实则小清新遍地。“北湖生态公园”里大爷们钓鱼的淡定样,仿佛在说:“龙王来了也得排队交停车费。”
老杨结语:
成华区这11条街,每条都能拍部连续剧,下次谁再说“成都只有锦里宽窄巷子”,老杨反手就甩出这篇攻略:“兄dei,成华区的街道名连起来都能演相声了!”(最后弱弱问一句:区政府在猛追湾,是因为领导们也追不上火锅店排队吗?)
字数统计:恭喜你读完了老杨的2198字暴走(瞎扯)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