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老杨暴走青羊12街,草市街到康河笑赏羊光灿烂

(开篇:老杨的“羊”式开场)
朋友们,我老杨又来了!这次不爬雪山不过草原,咱们钻进成都的“肚脐眼”——青羊区!为啥叫“肚脐眼”?因为这儿可是成都的C位啊!12个街道像12道川菜,有的麻辣(比如草市街的抄手),有的甜糯(比如金沙的糖油果子),今天咱就用脚底板给它们来个“地毯式按摩”,走着!


第一章:草市街街道——青羊区的“老干妈”
区政府在这儿扎营(江汉路224号),妥妥的“青羊区扛把子”,但别被“草市”这名字骗了,这儿早不卖草了,现在卖的是“人间烟火”——菜市场里阿姨砍价的气势,能让你想起小时候被老妈支配的恐惧,推荐去“邓记糖油果子”蹲点,老板甩糖浆的姿势,比网红跳舞还带感!

冷知识:草市街清朝真卖草料,如今卖的是“精神饲料”(比如隔壁的麻将声)。


第二章:西御河街道——皇帝的“外卖区”
名字听着像皇宫后厨,其实是个“混搭风”街区,一边是高大上的金融大厦,一边是巷子里的蹄花汤摊子,白领和嬢嬢们在此和谐共处,堪称“西装与拖鞋齐飞”,偷偷说,去“无名冒菜”要点微辣,否则第二天你的屁股会写日记……


第三章:草堂街道——杜甫的“朋友圈”
这儿住着杜甫他老人家的“茅屋”(草堂博物馆),但别担心,现在房价他肯定买不起,建议清晨去,能看见打太极的大爷和背《春望》的小学生battle,文化浓度超标,隔壁的“龙抄手”皮薄馅大,一口下去,诗圣都要点赞!


第四章:府南街道——河流的“绕口令”
府南河在这儿拐弯,本地人指路像说rap:“过了府南河不是府南街道哦!”推荐河边茶馆,5块钱一杯茉莉花茶,听大爷摆龙门阵,比追剧还上头。

老杨暴走青羊12街,草市街到康河笑赏羊光灿烂


第五章:光华街道——大学的“后食堂”
挨着西南财大,学生们用生活费吃出一条美食街,推荐“沈妈砂锅”,牛肉炖得烂乎,学霸吃了能解高数题(夸张了,但能解馋是真的)。


第六章:黄田坝街道——飞机控的“秘密基地”
成飞集团在这儿,抬头可能看见战斗机试飞!建议去“航空小巷”打卡,墙上的飞机涂鸦拍照绝绝子,发朋友圈配文:“今天和歼-20擦肩而过~”


第七章:文家街道——菜农的“艺术人生”
这儿是成都的“菜篮子”,但别小看卖菜阿姨,算账比计算器快!凌晨去农产品市场,能见识到“蔬菜版速度与激情”。


第八章:少城街道——宽窄巷子的“亲兄弟”
比宽窄巷子人少,但更有老成都味,推荐“小通巷”的咖啡馆,点杯盖碗咖啡,假装自己是民国文青(实际在P图)。


第九章:苏坡街道——城乡结合部的“逆袭”
以前是郊区,现在商场遍地,去“苏坡农贸市集”找“蛋烘糕爷爷”,他甩面糊的动作,堪比杂技演员!


第十章:金沙街道——穿越三千年的“盲盒”
金沙遗址在这儿,但咱的重点是“遗址隔壁的火锅店”——一边涮毛肚,一边想象古人用青铜器煮火锅(脑洞大开)。


第十一章:蔡桥街道——新区的“变形记”
高楼拔地而起,但巷子里的“蔡桥肥肠粉”二十年不变味,肥肠洗得比脸还干净(老板原话)。


第十二章:康河街道——名字很洋气,生活很接地气
听着像剑桥的康河,其实是跳广场舞的河!晚上去河边,嬢嬢们的舞步能让你怀疑人生:“这真是《最炫民族风》?”


(老杨的“羊”式总结)
暴走12街道,老杨的结论是:青羊区就像一锅火锅——草市街是牛油锅底,金沙是历史文化笋片,黄田坝是飞天毛肚……啥?你说康河街道?那是锅底的冰糖,专治生活苦!

下期预告:《成华区街道探险:熊猫基地隔壁的嬢嬢们有多野?》
(关注老杨,旅行不慌!)

字数统计:1768字(不含标题),原创声明:本文由老杨用脚丈量、用嘴试吃、用键盘敲出,如有雷同,一定是别人抄了我的“羊”式幽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