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老杨带你逛崇州,六街九镇烟火漫游,乐享天府后花园

各位看官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杨,一个不是在旅游就是在准备旅游的"闲散人员",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网红打卡地,带您逛逛成都人私藏的"后花园"——崇州市!您可别小看这个县级市,光是行政区划就能把导航软件整懵圈:6个街道办、9个镇子,市政府还躲在崇阳街道的昌明路1号(记不住没关系,反正咱旅游的也不去政府大院蹭饭),接下来就让我这个"活地图"带您解锁崇州的N种玩法,保证让您笑得合不拢嘴,玩得迈不开腿!

城区六街:在麻将声中寻找慢生活

咱们先从市中心的"六街天团"说起,这崇阳、羊马、三江、江源、大划、崇庆六个街道,可不是简单的行政划分,每个都藏着让人惊喜的彩蛋。

崇阳街道作为"C位担当",藏着连本地人都容易错过的宝藏——宫保府,您可别被这个严肃名字吓到,这其实是清代名臣杨遇春的故居,现在改造成了川西民居博物馆,我上次去正赶上管理员大爷在院子里剥毛豆,见我拍照还热情招呼:"小伙子别光拍房子,来尝尝我种的有机毛豆!"您说这待遇,五星级景区能有?

转到羊马街道,必须尝尝传说中的"羊马渣渣面",这面细得能穿针,臊子碎得像"渣渣",但味道绝了!老板王师傅边甩面边跟我唠:"我家这手艺传了三代,当年公社大锅饭时期,我爷爷就是靠这手绝活当上的炊事班长。"现在店里还挂着泛黄的老照片,吃面还能听故事,值回票价!

三江街道的玩法最野——夜钓!傍晚时分,河堤上钓鱼大爷们支起小马扎,旁边必然放着保温杯和瓜子,我凑热闹借了根鱼竿,结果钓上来只破皮鞋,旁边李大爷笑得假牙都快掉了:"小伙子手气不错啊,这是我上周打窝用的!"

要说最魔幻的当属大划街道的"共享菜地",城里人花几百块就能认领一块地,周末拖家带口来当"周末农民",我见过穿香奈儿的大姐蹲在地里拔萝卜,画面太美不敢看,不过现挖的蔬菜确实甜,连我这不吃胡萝卜的人都啃了半根。

古镇九侠:在青石板路上穿越时空

接下来咱们说说九个镇子,个个都是"扫地僧"级别的存在,老杨我敢打赌,您要是全逛完,朋友圈点赞能破历史记录!

元通古镇堪称"活着的清明上河图",清明时节去最妙,江边吊脚楼挂着成串的腊肉,茶馆里老艺人在唱竹琴,我在"夏家茶楼"偶遇90岁的黄婆婆,她掏出民国时期的地契给我看:"这房子我嫁过来时就这样,现在孙子说要改民宿,我说要改先把我改没了!"

街子古镇是文艺青年的"毒药",光那个字库塔就让我拍了二十多张照片——古人烧字纸的专用炉子,建得跟艺术品似的,河边有家"张记麻饼",第五代传人张姐现场演示古法制作,面团在她手里跟杂耍似的,我买了三盒,还没出镇就吃完两盒,别问我为什么胖了。

老杨带你逛崇州,六街九镇烟火漫游,乐享天府后花园

怀远镇的"三绝"必须打卡: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我在"刘记冻糕"后厨偷师,发现老板用井水降温的土法子比冰箱还管用,最绝的是他们家的黄豆面,磨坊里那头拉磨的驴居然会自己换班——干两小时就蹲门口罢工,等喂了胡萝卜才继续干活,比我上班还讲究!

道明镇的竹艺村简直是手残党的噩梦,看着非遗传承人用竹片编出活灵活现的蜻蜓,我信心满满要学,结果扎了满手刺,最后花50块钱买了只现成的,师傅还贴心地在收据上写"竹艺体验费",给我留足了面子。

特别提醒:去文井江镇千万别穿浅色衣服!那儿的温泉富含矿物质,泡完浑身泛金光,我那条白毛巾直接染成了香槟色,不过温泉煮的鸡蛋确实香,老板娘说秘诀是要用长柄勺在泉眼里慢慢晃,听得我差点把手机掉进温泉里当"加料"。

隐藏副本:本地人才懂的野趣

作为一个专业"街溜子",老杨我必须分享几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快乐:

  1. 隆兴镇的稻田电影院:夏天夜晚,村民在收割后的田里支起幕布,我盘腿坐在稻草堆上看《少林寺》,旁边大爷还给我分了把炒南瓜子,蚊子是多了点,但这份野趣值了!

  2. 观胜镇的盆景集市:每月逢三开市,老大爷们带着自家盆景来"斗法",我看中一盆造型像腾龙的老桩,主人死活不卖:"养了十八年,比我孙子还亲!"最后请我喝了顿酒,送了两株小苗。

  3. 白头镇的"萤火虫洞房":不是真洞房!是家民宿把房间修在溪边,夏天推窗就是漫天流萤,老板神秘兮兮告诉我:"要下雨前来看最壮观,萤火虫赶着找对象呢!"

  4. 廖家镇的板凳龙:正月十五必看!300多条板凳首尾相连舞龙,领头的陈大爷78岁了,舞起来比小年轻还带劲,我试着扛了截板凳,三分钟就喊救命。

老杨的碎碎念

在崇州混迹半个月,总结出几条血泪经验:

  1. 问路要说"老师"(发音像"老丝"),我开头喊"师傅",大爷以为我要修车;

  2. 吃面要"提黄",就是煮硬点,我第一次没说,端上来糊得能糊墙;

  3. 赶场天(集市)要早去,我睡懒觉到十点,好位置的醪糟摊都收摊了;

  4. 坐三轮车先谈价,有次我被绕路多花五块钱,结果大爷用这钱请我吃了根冰棍;

  5. 跟老人家聊天要有耐心,张婆婆给我讲她年轻时走镖的故事,从晌午讲到日头偏西。

最后说个暖心事儿:在江源街道迷路时,杂货铺老板娘不仅给我指路,还塞了两个自家做的椒盐月饼,这种不期而遇的温暖,才是旅行最珍贵的纪念品吧?

(字数统计:2198字)

怎么样各位?看完是不是想立刻订票?崇州这地方啊,就像她家厨房里那坛老泡菜——看着朴实,尝过就忘不掉,下回您要是去,报我老杨的名字...呃,估计也没折扣,但至少能让茶馆老板多给您抓把瓜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