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杨,一个立志用脚丈量地球、用嘴吃垮景区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远方,就聊聊我大成都的武侯区——这地方可太有意思了,15个街道凑在一起,活脱脱一部“街道版《甄嬛传》”!
作为武侯区政府的驻地,浆洗街妥妥的“正宫”气场,武侯祠大街264号往那一杵,其他街道见了都得喊声“大姐”,这里不仅有武侯祠、锦里两大顶流IP,还有满街的“三国味”——卖张飞牛肉的老板可能比张飞本人还凶,但味道是真的香!不过浆洗街也有烦恼:每天被游客挤到怀疑人生,本地人想嗦碗肥肠粉都得排队半小时,内心OS:“本宫这个C位,当得累啊!”
红牌楼,一听名字就带点江湖气,当年是成都南门的“汽车配件CBD”,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美食聚集地,火锅店老板和4S店销售至今还在battle:“到底谁才是这条街的扛把子?”不过老杨觉得,红牌楼最魔幻的是——你永远分不清路边停的是待修的车,还是排队等位的吃货的车。
外地人第一次来绝对懵圈:“簇桥和簇锦是同一个地方吗?”答:不是!但关系堪比“藕断丝连”,簇桥是老牌场镇,簇锦是新晋商圈,俩街道日常互动如下——
簇桥:“我这儿有百年老茶馆!”
簇锦:“我这儿有伊藤洋华堂!”
簇桥:“……算你狠。”
玉林街道,赵雷一首《成都》让它火出宇宙,小酒馆门口永远蹲着拍照的文艺青年,但本地人早就麻木:“你们拍完能不能顺便买杯奶茶?我们店租涨了三轮了!”
隔壁芳草街(虽然被高新区“托管”了但武侯区依然视如己出)冷笑:“我们这儿咖啡馆比公厕还多,文艺?我们玩的是‘北欧性冷淡风’!”
每天早上,火车南站街道上演着“人类早期驯服地铁实录”,1号线和7号线在这里交汇,打工人挤到灵魂出窍时,总能听见晋阳街道的土豪轻飘飘一句:“哎呀,我骑共享单车去金融城也就十分钟~”
肖家河、石羊、芳草街、桂溪这四位,名义上是武侯区的崽,实际被高新区“托管”,武侯区妈妈泪目:“儿大不由娘啊!”但高新区爸爸给钱给资源,四位“养子”混得风生水起——石羊场的夜宵摊主们纷纷表示:“什么区不区的?我们的蹄花汤只认钞票!”
老杨走遍15条街后顿悟:武侯区根本没有C位,只有“全能ACE”!
最后友情提示:武侯区地图就像一块被咬了几口的披萨(高新区还抢走了一角),但正是这种“乱中有序”才让成都人乐此不疲,下期老杨带你们去青羊区看看,听说宽窄巷子和杜甫草堂正在battle谁更“网红”——记得关注,别走丢咯!
(字数统计:1068字,含标点及老杨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