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老杨暴走成华区11街道,猛追湾到白莲池的魔幻爆笑之旅!

第一站:猛追湾街道——区政府在此,但猛追的不是债主

区政府驻地在此,气场两米八,但别被“猛追”俩字吓到,这儿追的是潮流!网红几何书店、339电视塔夜景、香香巷的川菜小馆子,老杨我边啃兔头边感慨:“这哪是猛追湾,分明是猛吃湾!”建议傍晚来,灯光一亮,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在猛追湾追到了人生的光”(然后被朋友吐槽矫情)。


第二站:府青路街道——名字很古代,现实很赛博

一听“府青路”,以为要穿越回清朝,结果迎面是立交桥和数码城,老杨在这儿迷路了三次,导航语音都急了:“您已偏航,建议重启人生。”推荐去八里庄的文创园,旧厂房改的艺术区,拍照时记得把滤镜调成“怀旧工业风”,发小红书标题:“成华区隐藏的798,被我挖到啦!”(实际只有三只猫路过)。


第三站:双水碾街道——碾的不是水,是打工人的泪

名字自带农耕文明气息,但现实是打工人聚集地,老杨在早高峰的地铁口观察了十分钟,得出结论:这里的“双水”可能是“早咖啡+晚奶茶”,“碾”指的是被生活碾压,荆竹小区夜市值得一去,5块钱的蛋烘糕阿姨霸气十足:“加肉松?小伙子有品位!”


第四站:万年场街道——万年修得同船渡?不,是堵车

万年场,名字听着像修仙小说里的门派,实际是成华区堵车届的“扛把子”,老杨打车时司机师傅灵魂发问:“你知道为啥叫万年场吗?因为堵车一万年。”但这里的华润万象城是真香,逛累了蹲在星巴克写稿,隔壁小姐姐问:“大哥,你这电脑贴纸是拼多多9块9包邮吗?”(老杨默默合上了电脑)。


第五站:双桥子街道——桥呢?被成都人吃了吧

找桥找了半小时,路人指路:“双桥子没桥,就像老婆饼没老婆。”恍然大悟!但老居民楼下的串串香一口封神,老板娘说:“我家秘方传了三代。”我追问:“所以是祖传的豆瓣酱?”她翻了个白眼:“是祖传的算账计算器。”

老杨暴走成华区11街道,猛追湾到白莲池的魔幻爆笑之旅!


第六站:跳蹬河街道——跳不动,但蹬得动自行车

名字充满运动精神,但老杨在河边只看到遛弯的大爷和跳广场舞的嬢嬢,蹬共享单车沿绿道骑行,突然下雨,躲进路边茶馆,老板递来毛巾:“小伙子,湿身了哈?”(成都话的“湿身”和“失身”同音,老杨虎躯一震)。


第七站:二仙桥街道——成华区の魔幻现实主义

“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吗?”——这梗火遍全网,但老杨实地考察后发现:二仙桥真有个仙气飘飘的公园,大爷们在下象棋,嘴里念叨“将军”,恍惚间以为到了终南山,推荐去旁边的“仙桥家常面”,老板说:“我这面,神仙吃了都点赞。”(实际是辣椒放太多,辣到升仙)。


第八站:保和街道——保你平安,和(喝)你一杯

名字吉祥,适合许愿,老杨在保和球场看了场坝坝球赛,大爷一个倒钩射门,鞋飞了,球没动,晚上去“和悦夜市”,烧烤摊老板热情似火:“兄弟,五花肉配啤酒,保你活到九十九!”(然后递来一张油腻的收款码)。


第九站:青龙街道——没有龙,但有“青龙场奥特莱斯”

期待见到青龙飞天,结果逛了一下午打折货,导购小姐姐说:“哥,这衬衫原价999,现在99,四舍五入你赚了900!”老杨数学不好,但觉得哪里不对……顺路可去青龙湖湿地公园,租个自行车环湖,假装在洱海(朋友圈文案:“成都分海”)。


第十站:龙潭街道——潭里没龙,但有“水碾河”

名字像武侠副本,实际是城乡结合部の混搭风,水碾河小学门口的炸土豆摊,阿姨豪迈:“微辣?你不是四川人吧?”老杨嘴硬:“我福建人,但心是火锅味的!”(然后被辣到泪洒龙潭)。


终点站:白莲池街道——白莲没见着,熊猫倒是有一堆

紧挨着成都熊猫基地,老杨早上六点去排队,结果前排大姐回头:“你也是来看‘花花’的?它今天休假。”……最后在街边买了“白莲池特产”——熊猫造型雪糕,咬一口头掉了,寓意“好头秃”。


老杨总结:成华区の魔幻与烟火

11个街道走完,老杨的结论是:成华区是成都的“斜杠青年”——又老又新,又宅又潮,从猛追湾的夜到白莲池的熊,从二仙桥的梗到万年场的堵,每个街道都是一出戏。

最后忠告:

  1. 穿运动鞋,别学老杨穿拖鞋走到脚起泡。
  2. 带健胃消食片,毕竟“成华区”听起来像“成吃货区”。
  3. 迷路了别慌,成都人指路会说:“抵拢倒拐,看到那个卖冰粉的摊摊没得?”

(字数统计:1488字,老杨已累瘫,点赞过百就更新“青羊区暴走日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