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武侯区15条街道暴走指南,老杨带你笑游浆洗街到桂溪

(开场白)
各位街溜子、旅游特种兵、以及迷路时假装看风景的文艺青年们,你们的老杨又来啦!今天咱们不聊山川湖海,专攻成都武侯区的15条街道——没错,就是那个“丞相祠堂何处寻”的武侯区,别看区政府在浆洗街一副正经模样,其实每条街都藏着让你笑到打鸣的彩蛋,准备好你的微信步数,老杨这就带你用脚丈量,用嘴吐槽!(温馨提示:本文长约1708字,读不完的请收藏后假装读完。)


第一章:浆洗街——武侯区的“老干部”

区政府驻扎地,江湖人称“武侯区班主任”,这里最著名的除了公章,就是武侯祠,但老杨必须揭秘:本地人根本不去武侯祠门口排队!他们都溜去隔壁锦里吃三大炮,然后被黏掉牙后骂骂咧咧回家,浆洗街的彩蛋是“洗脚城密度全成都第一”,建议游客们体验完“丞相文化”,直接拐进巷子来一场足疗——毕竟,走完15条街的壮举需要提前备足马力。


第二章:红牌楼——川藏线的起点,吃货的终点

红牌楼是川藏线0公里处,但99%的人出发前都被路边串串香绊住了脚,老杨亲眼见过一个骑行大哥壮志凌云地出发,结果在“王妈烤兔”门口啃了半小时兔头,最后改签了火车票,这里的街道哲学是:“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加一碗冰粉。”


第三章:簇桥——乾隆皇帝吃过的小破桥

簇桥名字听着像“一堆桥”,其实只有一座乾隆路过时夸过两句的破石桥,如今这里最火的是“簇桥夜市”,摊主们个个是语言大师:“帅哥尝一口嘛,不好吃不要钱——哎哎别真走啊!”老杨友情提示:夜市五块钱三串的土豆,吃完记得检查牙签是不是 reused。

武侯区15条街道暴走指南,老杨带你笑游浆洗街到桂溪


第四章:望江路——薛涛的竹子和情侣的狗粮

望江路紧挨着望江楼公园,唐代女诗人薛涛在这儿种过竹子,但今天这里更出名的是“情侣密度超标”——竹林里每平方米至少两对牵手的情侣,外加一个偷拍他们喂鱼的老杨,单身狗建议佩戴墨镜前往,否则容易被恩爱光芒闪瞎。


第五章:玉林路——赵雷没唱完的真相

《成都》唱火了玉林路的小酒馆,但赵雷没告诉你的是:这里排队2小时,进去发现面积还没你家卫生间大,老杨更推荐玉林的“鬼饮食”(深夜路边摊),比如凌晨三点阿姨推车卖的蛋烘糕,吃一口能原谅全世界——包括那个骗你“小酒馆很宽敞”的导游。


第六章:火车南站——迷路者的天堂

导航软件到这儿会当场死机,因为地上地下共有8个出口,老杨曾在此转了半小时,最后跟着一个穿睡衣的大爷才找到路,结果大爷是去楼下打麻将的,建议游客在此遵循“三不原则”:不问路、不自信、不拒绝被大妈拉去跳广场舞。


第七章:晋阳街道——成都的“小西藏”

这里因晋阳村得名,但最魔幻的是“民族用品一条街”,你买完藏刀、哈达和转经筒,一抬头发现隔壁铺子在卖螺蛳粉,老杨的购物建议:转经筒可以买,但别在办公室玩——同事会以为你在呼叫外星人。


第八章:机投桥——名字比桥更野

机投桥既没有飞机也没有投篮机,只有传说中“诸葛亮在此投过机(谋)”,现在这里是淘宝店主聚集地,街上每三步就有人对着手机喊:“家人们!最后三单亏本甩!”老杨在此郑重声明:本博主不带货,只带路——带错不赔。


第九章:金花桥——桥没了,蹄花还在

金花桥的桥早拆了,但“金花蹄花”还坚挺着,老板的祖传秘方是往汤里加三斤白胡椒,吃完能喷火那种,建议搭配隔壁药店买的健胃消食片一同食用。


(剩余街道快闪版,因为老杨走不动了)

  • 华兴街道:二手手机市场的水深过太平洋,砍价口诀——“老板你这手机壳挺好看,单卖不?”
  • 簇锦街道:名字听着像“一簇锦鲤”,实际是服装批发市场,大妈们抢货时堪比鱿鱼游戏。
  • 肖家河:高新区托管后身价暴涨,但河边的嬢嬢们依然坚持用方言吵架:“你龟儿懂个铲铲!”
  • 芳草街:没有芳草,只有网红咖啡馆里45一杯的“草坪拿铁”——草坪是抹茶粉撒的。
  • 石羊场:羊肉汤是假的,但出租车司机绕路是真的。
  • 桂溪:名字小清新,实则写字楼扎堆,白领们的黑眼圈比熊猫还正宗。

(结尾暴击)

走完这15条街,老杨的腿已不是腿,是颤抖的酸辣粉,但武侯区的魔力就在于:你一边骂“再也不来了”,一边偷偷收藏了蹄花店地址,最后友情附赠防坑指南:

  1. 问路别找年轻人,他们也在用高德。
  2. 吃火锅时阿姨说“微辣”,请自动切换成“喷火”。
  3. 如果迷路,请淡定——诸葛亮当年在这儿也迷过,不然怎么写出《出师表》?

(全文共1721字,多出的13字是老杨的汗水结晶,点赞过百,下期挑战青羊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