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的6个街道,名字都挺有文化,崇阳”“羊马”“三江”,听着就像古装剧里的地名,但走进去一看,嚯!现代和传统在这儿打架呢!
崇阳街道:市政府坐镇的“老大哥”
市政府驻地在昌明路1号,一听这地址就透着股“我是中心”的傲娇,崇阳街道是崇州的“门面”,马路宽得能并排开五辆三轮车(本地人最爱交通工具),商铺招牌整齐得像军训队列,但老杨发现个秘密——这里的茶馆比咖啡店多!大爷们端着盖碗茶,一坐就是一下午,聊的话题从国际局势到隔壁老王家的狗生二胎,绝对比微博热搜精彩。
羊马街道:名字土,气质洋
第一次听这名字,老杨以为是个养羊赶集的地方,结果到了才发现——这儿有湿地公园!还是国家级的!河边修了塑胶跑道,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姿势都比别处优雅三分,不过最让我震惊的是,羊马人吃火锅居然爱蘸芝麻酱,说是“南北融合”,老杨觉得这属于“黑暗料理界的新星”。
三江街道:水边的“懒人天堂”
三条河在这儿汇合,所以叫三江,本地人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从早到晚,岸边一排人坐着,远远看去像在举行“静坐抗议”,老杨问一个大哥钓到啥了,他淡定回答:“钓的是心情。” 得,哲学家的境界。
如果说街道是崇州的“西装革履”,那9个镇就是“粗布麻衣”——土得掉渣,但渣里藏着金子。
街子古镇:网红打卡?不,是“老年Disco”
小红书把它吹成“川西小丽江”,但老杨觉得更像“老年活动中心升级版”,青石板路两边全是卖辣酱、豆腐乳的,空气里飘着花椒味,最绝的是古戏台,每天下午准时上演川剧,大爷大妈们看得摇头晃脑,年轻人举着手机直播,评论区全在问:“这变脸演员是不是卡粉了?”
元通镇:低调的“土豪”
这地方号称“千年小成都”,清朝的吊脚楼现在还有人住,老杨在茶馆里碰见个穿老头衫的大爷,聊嗨了才知道人家家里藏着祖传的紫檀木算盘,“当年地主用的”,问他为啥不卖,大爷嘬口茶:“卖了咋算麻将账?” 真实在!
道明镇:竹编界的“爱马仕”
道明的竹编是国家非遗,老杨本来想买个菜篮子,结果被价格吓退——一个巴掌大的蝈蝈笼子标价300!手艺人解释说:“这是艺术,你买的是时间。” 我点点头,转身去隔壁摊买了根5块钱的竹笛,吹出了杀猪声。
在崇州待久了,老杨发现这儿处处是反差萌:
在这儿,时间像被调成了0.5倍速,城里人忙着“打卡”,镇上人忙着“打麻将”,老杨最后一天坐在江源街道的茶馆里,听见俩老头对话:
得,崇州人活得通透!下次再来,老杨准备带副麻将,争取混成“荣誉镇民”。
(字数统计:1688字,绝对原创,抄袭者罚吃十碗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