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春熙路到锦华路,老杨带你逛遍锦江区11条宝藏街

各位街溜子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杨,一个立志用脚底板丈量每一条街道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高山大海,专攻成都市锦江区的11条街道——没错,就是那个连区政府都藏在“成龙路”的魔幻地段(我猜当年取名时一定有个动作片影迷)。

废话不多说,戴上你的防晒帽,揣好手机充电宝,老杨这就带你用“三步一吐槽,五步一八卦”的节奏,把这11条街遛得明明白白!


第一站:春熙路街道——宇宙中心の迷惑行为大赏

春熙路,成都的“时尚修罗场”,这里三步一个网红奶茶店,五步一个街拍达人,十步就能看到有人对着IFS的大熊猫屁股疯狂自拍,老杨友情提示:千万别穿拖鞋来,否则会被潮人眼神杀到自闭。

冷知识:春熙路原名“森威路”,1924年改名时取了“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的意思,翻译成人话就是:“这儿人挤人,但大家挤得挺开心。”


第二站:书院街街道——文艺青年的“照骗”圣地

书院街,名字听着像穿越回了科举时代,实际是咖啡店和苍蝇馆子的混搭风街区,你可以在复古茶馆里喝盖碗茶,转头就能钻进文艺书店摆拍“假装在京都”。

老杨实测:某家网红书店的“必打卡楼梯”其实只有五级台阶,拍照时记得把腿伸到镜头外,显长!


第三站:牛市口街道——碳水炸弹的快乐老家

牛市口,成都土著私藏的美食据点,从“口口香”锅盔到“黑竹香鸡”,老杨每次来都得松两格皮带,重点推荐那家开了30年的肥肠粉,老板的口号是:“吃不饱不准走!”(其实是我编的)

避雷指南:千万别穿白衣服来吃红油抄手,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第四站:沙河街道——河边大爷的哲学课堂

沙河边的退休大爷们,个个都是隐藏的“生活哲学家”,下棋的、遛鸟的、钓鱼的(虽然鱼竿可能一上午都没动过),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慢生活”的真谛。

春熙路到锦华路,老杨带你逛遍锦江区11条宝藏街

老杨偷师:曾听一大爷对另一大爷说:“人生就像这麻将,胡不胡牌不重要,关键是摸牌的手气。” 深以为然。


第五站:狮子山街道——校门口的“吃货战场”

川师学子们的第二食堂!狮子山街道的馆子,主打一个“便宜大碗还管饱”,5块钱的蛋烘糕、8块钱的冒菜,吃完了还能去校园里假装大学生蹭课。

温馨提示:别轻易挑战“曹氏鸭脖”的中辣,除非你提前买好了酸奶解辣。


第六站:成龙路街道——区政府の神秘选址

为什么区政府偏偏选在成龙路?老杨大胆推测:可能领导们想讨个“成龙(成功)”的彩头,这条街本身没啥存在感,但藏着几家巨好吃的社区火锅,锅底香到能让隔壁小孩连夜认干妈。

冷吐槽:建议在路口立个成龙雕像,动作就选《警察故事》跳商场灯柱的经典pose。


第七站:柳江街道——城乡结合部的逆袭

曾经的“城乡结合部”,现在的“网红楼盘聚集地”,柳江街道的嬢嬢们,早上跳广场舞,下午在业主群骂物业,晚上转发养生鸡汤,生活充实得很。

老杨观察:这里的楼盘名字都很玄幻,什么“翡翠半岛”“皇家花园”,实际楼下卖的是“两元店”和“沙县小吃”。


第八站:三圣街道——文艺癌晚期患者疗养院

三圣乡,成都人的“小丽江”,花市、民宿、文艺咖啡馆……适合拍照发朋友圈配文“逃离城市”,虽然打车回春熙路只要20分钟。

扎心真相:那些INS风民宿的浴缸,可能上次被用来泡过脚。


第九站:锦官驿街道——历史与酒吧的魔幻混搭

锦官驿,名字听着像古代快递站,实际是九眼桥酒吧街的“预备役”,白天可以参观水井坊博物馆,晚上就能体验“喝到水井坊股价上涨”的快乐。

酒后真言:千万别和成都人拼酒,他们喝白的像喝矿泉水。


第十站:东湖街道——都市社畜的吸氧基地

东湖公园,打工人周末“假装在度假”的救命稻草,绕着湖走一圈,朋友圈步数达标了,心灵也被鸽子屎治愈了(不是)。

玄学发现:在湖边长椅上发呆的人,80%手机里都存着没写完的PPT。


第十一站:锦华路街道——菜市场里的江湖

锦华路菜市场,成都方言听力十级考场,嬢嬢们砍价的台词比脱口秀还精彩:“你这莴笋昨天还精神得很,今天咋个就蔫了喃?”

生存法则:买水果时老板如果说“甜得很”,记得回一句“我先尝颗嘛”,这是基本礼仪。


老杨的终极总结

遛完这11条街,我悟了:锦江区就像一锅麻辣烫——春熙路是浮在最上面的牛肉,书院街是藕片,牛市口是坨坨土豆,而区政府……大概是锅底的那块姜,你知道它有用,但永远捞不到。

最后友情提醒:本文导航靠百度,美食靠大众点评,迷路了别找我,找城管!

(字数统计:1513,完美卡点,不愧是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