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杨,一个立志走遍中国每一个犄角旮旯的旅游博主,我要带大家探访一个神奇的地方——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这个地方的名字,乍一听像是某个武侠小说里的隐世门派,但实际上,它是一个藏在重庆东南角的宝藏县城,如果你觉得“秀山”听起来很秀气,那你就错了,这里的风景、美食、民俗,可一点都不“秀气”,而是充满了土家族和苗族的狂野与热情。
我必须吐槽一下秀山的行政区划,官方资料显示,秀山有3个街道、18个镇、6个乡,具体名字如下:
街道:中和街道、乌杨街道、平凯街道
镇:清溪场镇、隘口镇、溶溪镇、官庄镇、龙池镇、石堤镇、峨溶镇、洪安镇、雅江镇、石耶镇、梅江镇、兰桥镇、膏田镇、溪口镇、妙泉镇、宋农镇、里仁镇、钟灵镇
乡:孝溪乡、海洋乡、大溪乡、涌洞乡、中平乡、岑溪乡
看到这一长串名字,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地方是不是有个隐藏任务,集齐所有地名可以召唤神龙?”
更离谱的是,有些地名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场景:“峨溶镇”(峨眉派和溶洞的结合体?)、“洪安镇”(洪七公的故乡?)、“妙泉镇”(喝了能长生的泉水?)。
如果你是个路痴,建议别轻易挑战自驾游,否则你的导航可能会像老式收音机一样,在“正在重新规划路线”和“信号弱”之间反复横跳。
洪安镇位于重庆、湖南、贵州的交界处,号称“一脚踏三省”,站在这里,你可以左脚在重庆吃火锅,右脚在湖南嗦米粉,双手还能伸到贵州抢茅台(抢不抢得到另说)。
这里最有名的就是洪安古镇,青石板路、吊脚楼、乌篷船,仿佛穿越回民国时期,最搞笑的是,这里的居民说话口音混杂,重庆话、湖南话、贵州话无缝切换,堪称“方言大乱斗”。
川河盖是秀山的“天空之境”,海拔1200多米,云海翻腾时,整个人就像站在棉花糖上,冬天还能看到雾凇,夏天则是避暑胜地。
上山的路堪比“秋名山赛道”,弯道多得能让老司机晕车,建议提前吃晕车药,否则你可能还没看到美景,就先吐了一路。
如果你喜欢刺激,一定要去大溪乡的酉水河漂流,这里的河水时而温柔,时而狂野,漂到一半可能会被浪花拍得怀疑人生。
我上次去的时候,隔壁船的大哥一路尖叫:“啊啊啊——救命啊——太爽了!” 我心想,你这到底是害怕还是享受?
米豆腐是秀山的招牌小吃,口感介于凉粉和年糕之间,配上酸辣酱汁,一口下去,酸、辣、鲜、香在嘴里炸开,好吃到让人想原地转圈。
有个本地大叔告诉我:“我们这儿的米豆腐,弹性好到能当乒乓球打。” 我试了试,结果……米豆腐没弹起来,筷子飞出去了。
土家族的腊肉是用松枝熏制的,外表黑得像炭,但切开后油光发亮,香气扑鼻,炖汤、炒菜、蒸着吃,怎么都香。
我第一次见到时,还以为是烤糊了,结果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来,果然,美食界的真理是——越丑的东西越好吃。
油茶汤是土家族的传统早餐,用茶叶、花生、芝麻、姜末等熬成糊状,再泡上炒米或糍粑,味道咸香带辣,外地人第一次喝可能会皱眉,但喝上几口就会上瘾。
我有个朋友喝完后说:“这玩意儿长得像水泥,喝起来像魔法药水,但莫名其妙还想再来一碗。”
土家族的摆手舞,动作简单但节奏感极强,一群人围成圈,甩手、跺脚、转圈,跳得那叫一个欢快。
我尝试加入,结果手脚不协调,差点把自己绊倒,旁边的土家大爷笑着说:“小伙子,你这跳的不是摆手舞,是螃蟹舞吧?”
苗族的苗年节是他们的“春节”,期间有长桌宴、芦笙舞、对歌比赛,热闹得像是全民狂欢。
最搞笑的是“抢亲”环节,小伙子们要背着姑娘跑,跑得慢的会被围观群众起哄,我亲眼看见一个大哥因为跑太慢,被姑娘嫌弃:“你这速度,连鸡都追不上!”
别相信导航的“捷径”——秀山的小路弯弯绕绕,导航可能会带你走进玉米地。
吃辣需谨慎——这里的辣椒是真的辣,不能吃辣的朋友请自带牛奶解辣。
学两句方言防身——搞么子”(干什么)、“哈数”(厉害),能让你迅速融入当地。
带够内存卡——风景太美,拍照拍到手机爆炸。
爱它,是因为这里的山水、美食、人情味,让人流连忘返;
“恨”它,是因为每次来都会胖三斤,而且导航永远搞不定它的路。
但无论如何,秀山绝对是一个值得你亲自来探索的地方,毕竟,人生嘛,总得有几个让你迷路、让你惊喜、让你回味无穷的角落。
好了,我是老杨,下期带你们去另一个魔幻之地——“名字比绕口令还难念”的某某县,记得关注,别走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