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老杨暴走崇州,十二时辰漫游慢生活小城

(开篇)
“朋友们,今天老杨要带你们解锁一个成都人私藏的‘后花园’——崇州!这地方啊,街名镇名起得那叫一个朴实无华,什么羊马、大划、白头……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水浒传》的梁山泊分寨!但你可别被名字忽悠了,这儿可是个藏着‘慢生活’玄机的宝藏地儿,市政府蹲在崇阳街道的昌明路1号,据说门牌号特意选了个‘1’,寓意‘一心一意搞旅游’?(我瞎编的)老杨就用脚底板丈量这6街9镇,带你们看看崇州到底有多‘卷’——卷的是春卷皮儿,卷的是竹编手艺,卷的是懒散晒太阳的猫!”


(第一站:崇阳街道——市政府门口吃碗荞面)
崇阳街道作为市中心,必须得有点“排面”,市政府大楼严肃端庄,但拐个弯就是烟火气扑鼻的“唐安池小吃街”,老杨蹲在路边嗦了一碗崇州荞面,老板非说这面能降三高,我边吃边嘀咕:“要是真的,建议市政府门口直接开个荞面医保窗口!”

冷知识:昌明路1号的大院里据说有棵百年银杏,秋天落叶时保洁阿姨最想辞职——别问老杨怎么知道的,问就是被落叶糊过脸。


(第二站:羊马街道——和羊马赛跑?)
听到“羊马”这名字,老杨第一反应是这儿的人天天赛马牧羊,结果到了才发现,人家早转型成“湿地公园VIP区”了!羊马湿地公园的栈道修得比老杨的发际线还整齐,本地大爷大妈在这儿打太极的速度,慢得能让蚊子睡着。

幽默插播:试图和岸边白鹭合影,结果它用翅膀比了个“耶”——哦,其实是飞走了。


(第三站:三江街道——三条江?不,是三条腿!)
别被名字骗了,三江街道并没有三条江,但有三江汇流的传说,老杨站在桥上眺望,突然悟了:“古人起名大概和我写游记一样,三分写实,七分靠编!”这儿的老茶馆里,搓麻将的声音比江水流得还欢快。

老杨暴走崇州,十二时辰漫游慢生活小城

必体验:点一杯“三江特供”茉莉花茶,听老板用川普讲“李冰治水”魔改版——治着治着就改打麻将了。


(第四站:街子古镇——凡尔赛式低调)
街子镇堪称崇州旅游界的“凡尔赛学霸”,明明有千年历史、青瓦木楼、味江潺潺,却非要在景区门口挂个“川西水乡”的谦虚牌子,老杨在古街上被“汤麻饼”的香味勾了魂,连买三袋后,老板神秘一笑:“我家饼啊,康熙吃了都想微服私访!”

避坑指南:千万别和街口的铜人雕塑比谁站得久——你会输,他还不用上厕所。


(第五站:元通古镇——低调的“老钱风”)
元通古镇像是穿越回民国的老胶片,三江汇流处的吊脚楼,雨天雾气一罩,直接变身《卧虎藏龙》片场,老杨在麒麟街啃着“花椒鸭”,麻得嘴唇跳舞,卖鸭的大爷还补刀:“这麻劲儿,是我们元通的‘电子脉冲按摩’!”

冷门彩蛋:清明节的“元通清明会”,能看到川西坝子最野的民俗——抢鸭子大赛,鸭子:我当时害怕极了。


(第六站:道明镇——竹编界的爱马仕)
道明竹编,非遗界的“高定”,老杨蹲在竹艺村看匠人编篮子,手速快得像在结印,忍不住问:“师傅,您这手法能教教我编个WiFi信号吗?”师傅白了我一眼:“你先学会编拖鞋再说!”

哲学时刻:在“竹里”民宿喝杯茶,突然明白为什么崇州人慢——竹子长得慢,生活当然也得配套啊!


(第七站:文井江镇——温泉泡出“摆烂”哲学)
文井江镇主打温泉,老杨泡在池子里仰望青山,悟了人生真理:“所谓度假,就是让身体和温泉水比谁更懒。”本地人还爱在河边烧烤,烟雾缭绕中,老杨差点被当成土地公供起来。

吃货警报:江边的“冷水鱼火锅”,鲜得能让挑食的猫连夜写五星好评。


(收尾:崇州十二时辰生存指南)
崇州的6街9镇,就像一桌川菜:崇阳街道是回锅肉——扎实管饱;街子古镇是宫保鸡丁——酸甜带劲;文井江镇是开水白菜——看着淡,内有乾坤。

最后忠告:千万别试图一天打卡完崇州,否则你的腿会起义,老杨的腿已经罢工了,现在正躺在民宿里,用竹编扇子给自己扇风,并思考人生:“为什么这里的猫,比我还会享受?”

(全文完,字数统计:1582字)

——By 腿已废但心在浪的老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