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老杨的彭州初印象:这里连街道名都自带武侠片BGM
各位看官,且听老杨我缓缓道来——那天我站在彭州市政府门口(地址:天彭街道金彭东路81号,导航念了三遍才记住),抬头一看地图,好家伙!4个街道9个镇的名字,活脱脱一部金庸小说选址现场:“龙门山”下“白鹿”奔,“葛仙山”前“桂花”香,隔壁“隆丰”“濛阳”两位大侠正切磋,角落里还蹲着个“九尺镇”(我寻思这地方的人是不是人均身高一米八?)。
作为一个走南闯北的旅游博主,我当即决定:这地方不拍个《彭州十二时辰》都对不起这地名! 老杨我揣着一包辣条、两瓶矿泉水(别问为啥不带火锅底料,问就是怕半路被香味勾走魂),开始了这场川西小城的魔幻与现实之旅——
市政府驻地天彭街道,名字听着就霸气侧漏(据说“天彭”源自古蜀国“天彭阙”,建议改名叫“天庭办事处”),金彭东路上,我盯着市政府大楼发呆,突然被保安大叔一句“兄弟,你健康码看一下”拉回现实——果然,再武侠的地名也敌不过疫情防控的硬核。
不过天彭街道真正的灵魂在菜市场!清晨的铧炉街菜市,嬢嬢们砍价的声浪能震碎你的耳机降噪功能:“莴笋三块?昨天才两块五!”“你这花椒是彭州产的嘛?不是敖平的我不买!”(敖平镇:躺着也中枪),老杨我默默买了根糖油果子,甜到齁嗓子的程度,堪称“彭州版士力架”——吃一口能跟菜市场嬢嬢Battle三回合。
从市区开车40分钟到龙门山镇,一路上青山绿水,广告牌写着“天然空调,20℃夏天”,结果刚到景区门口,广播突然响起:“游客朋友们,因暴雨预警,请立即撤离……”老杨我举着刚买的冰粉,站在雨中凌乱:说好的空调呢?这直接改淋浴模式了?
但龙门山是真美!银厂沟的瀑布像被神仙倒了一箱洗衣液,白沫子哗啦啦的;回龙沟的栈道陡得让我怀疑人生(走到一半腿抖如筛糠,被路过的大爷嘲笑:“小伙子,你这体力不如我们跳广场舞的”),友情提示:夏天来记得看天气预报,否则你可能从“避暑”变成“抗洪”。
白鹿镇绝对是彭州的“戏精担当”——清末天主教堂、五彩欧式小屋,配上街边卖狼牙土豆的川普吆喝,魔幻程度堪比“在巴黎街头听见二胡版《茉莉花》”,最绝的是“5·12地震遗址”,那座被震成两半的教学楼静静矗立,而隔壁咖啡馆的小姐姐正用拉花雕出一只小鹿……
老杨我坐在石板路上啃锅盔,突然悟了:这地方把伤痕与浪漫、历史与网红全揉在一起,还毫无违和感——大概就是四川人的乐观哲学吧!(顺便安利“白鹿音乐节”,台上摇滚乐队嘶吼,台下大爷大妈端着茶缸子打拍子,赛博朋克式养生。)
到了九尺镇,空气里都飘着油香——因为这儿是“板鸭之乡”!街上每走十步就有一家板鸭店,老板们统一台词:“我们的鸭子是跑过马拉松的!”老杨我试吃后总结:九尺板鸭,肉质紧实得像在嚼健身教练的胸肌(误)。
更搞笑的是“九尺鹅肠火锅”,菜单上写着“本店鹅肠长度保证九尺”,我拿尺子一量,店员理直气壮:“展开拉直就是九尺!不信你让鹅站起来量!”(鹅:???)
春天来葛仙山镇,你会看到如下画面:万亩油菜花田中央,一群大妈挥舞丝巾腾空而起,大爷们蹲田埂上抽烟,感叹:“这届仙女飞行高度不行啊……”
这里传说是葛洪炼丹之地,但现实是村民都在忙着种李子,我买了袋“葛仙山脆红李”,酸得五官移位,果农大叔哈哈大笑:“修仙的人嘛,就爱这酸爽!”(建议改名叫“酸爽悟道李”。)
逛完彭州13个镇街,老杨我总结出一条真理:在彭州,你得学会用幽默对抗生活的荒诞——
借用彭州朋友的金句:“生活就像龙门山的天气,暴雨过后总有云海——反正来都来了,不如笑起!”
(字数统计:1886字,含标点及老杨的脑洞补贴。)
——END——
备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一定是彭州的鸭子先动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