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万州漫游,从高笋塘到恒合土家族乡的美食魔幻之旅

第一章:街道篇——名字比导航还迷惑

万州的街道名,堪称“地名界的相声大会”,比如高笋塘街道,乍一听以为是个种竹笋的菜市场,结果人家是万州的CBD,高楼林立,但本地人依然坚持在写字楼缝隙里卖麻辣烫;太白街道,别以为和李白有啥关系,其实是因为早年有个太白岩,现在岩还在,但年轻人更关心岩下的奶茶店第二杯半价。

最绝的是双河口街道,我第一次听这名字,脑补了两条大河激情交汇的壮景,结果去了发现是两条小水沟羞涩握手,岸边还飘着几个火锅味的塑料袋,而百安坝街道,名字听起来像“百分百安全的大坝”,实际是万州的大学城,学生们在这里熬夜赶论文的安全感,大概比大坝还虚。


第二章:镇子篇——舌尖上的迷惑行为

万州的镇子名,简直是“吃货的密码本”。武陵镇,不是桃花源,但有比桃花还红的辣子鸡;甘宁镇,和三国名将同名,但本地人更愿意讨论甘宁鱼庄的酸菜鱼能不能续汤;熊家镇,我一度怀疑这里住着熊大熊二,结果发现最凶猛的生物是早餐摊抢油条的阿姨。

龙驹镇必须单独吐槽——这名字听着像有龙在跑马拉松,实际是个安静的小镇,唯一能和“龙驹”扯上关系的,可能是摩托车师傅飙车时的自我代入感,而白羊镇,我原本期待看到满山撒欢的羊群,结果只找到了“白羊芋儿鸡”的招牌,羊呢?大概在锅里吧。

万州漫游,从高笋塘到恒合土家族乡的美食魔幻之旅

最让我破防的是罗田镇,名字文艺得像偶像剧取景地,去了才发现是个“花椒修罗场”——路边晒花椒的大妈们手速快得像在结印,空气里飘的麻辣分子能让你当场打喷嚏打出B-Box。


第三章:乡村篇——土味与魔幻齐飞

万州的乡名,完美诠释了“接地气到地心”。柱山乡,你以为山像柱子?不,是因为老乡们说:“这山硬得像顶梁柱,地震来了都不怕!”(但建议别真去试);铁峰乡,名字霸气,实际盛产的是蜂蜜,蜜蜂比人还凶,建议别穿黄色衣服去,容易被当成同行。

恒合土家族乡是万州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我本想体验土家风情,结果被一场“高山流水”敬酒灌到怀疑人生——土家族大哥端着酒碗唱:“喝完这碗还有三碗!” 老杨我跪地求饶:“大哥,我酒量是小红书级别的,只能‘收藏’不能‘下单’啊!”

至于茨竹乡,名字听着像某种武林暗器,其实是竹海秘境,适合拍仙侠剧,前提是你能忍住不偷挖春笋,而地宝乡,我一度以为地下埋着宝藏,问了老乡才知道:“地宝嘛,就是地里的宝贝——红苕!”(重庆人:骗你来挖苕,我们好偷偷吃火锅。)


第四章:老杨的魔幻总结

在万州逛了半个月,我总结出三大真理:

  1. 地名越霸气,现实越朴实,钟鼓楼街道”没有钟鼓,只有堵车时的喇叭交响乐。
  2. 美食比景点野,在万州,导航导不到的路,跟着烤鱼香味走准没错。
  3. 方言是终极副本,当大妈冲你喊“吃莽莽”(吃饭),别怀疑,她不是要喂你熊猫,是喊你干饭。

友情附赠《万州生存指南》:

  • 迷路了别慌,就说“去心连心广场”,那是万州人民的宇宙中心。
  • 吃烤鱼前先拍照,否则会被花椒淹没到找不着鱼骨头。
  • 遇到老乡夸你“长得乖”,别得意,在重庆,连火锅店板凳都能被夸“乖”。

好了,这篇攻略写饿了,老杨要去五桥街道整碗杂酱面了!在万州,减肥是违法的!(毕竟爬坡消耗的卡路里,一碗小面就补回来了。)

P.S. 哪个镇子名字最让你笑喷?评论区告诉我,下次老杨去实地“踩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