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高速就看到“忠州街道”的路牌,我当场掏出身份证对比——好家伙,这地方连街道都跟人表忠心呢!本地司机老王嘿嘿一笑:“咱这儿自古出忠臣,连杜甫都写过‘忠州三峡内’!”我赶紧百度,结果手机弹出条新闻:《忠县小伙相亲开场白:我住忠州街道,人品绝对忠诚》…这地名营销,绝了!
白公街道就更离谱了,我以为是纪念某位白姓公公,结果老王一拍大腿:“这是白居易当过刺史的地儿!人家写《琵琶行》时咱忠县就提供过灵感!”吓得我赶紧买了本《白居易诗集》摆拍,朋友圈配文:“和白居易跨时空撸串”(其实吃的是忠县豆腐乳拌面)。
乌杨镇vs黄金镇:这俩绝对是被名字耽误的CP,我在乌杨镇盯着满街银杏树发呆:“这不明摆着该叫金乌镇?”结果村民递来一筐乌杨梅:“咱这儿特产!比黄金镇那些金条…啊不是,那些油菜花实在多了!”
石宝镇奇幻事件:听说这儿的石宝寨号称“江上盆景”,我扛着相机冲过去,发现寨子真的长在江心巨石上!正感慨呢,旁边大妈突然塞给我个粽子:“小伙子,这石头是女娲补天剩的,吃了能补钙!”(后来才知道是端午节…)
拔山镇の野望:刚到镇口就看见标语:“拔山兮气盖世!”我腿一软:“这儿的健身教练得是项羽转世?”结果人家说的是柑橘产业——年产值真能“拔”起几座山,现在我家冰箱还塞着二十斤“拔山脐橙”,别问,问就是被销售阿姨的成语接龙打败了。
在磨子土家族乡,我经历了人生最魔幻的对话:
涂井乡的盐井遗址更绝,导游说古代这儿的盐工边干活边唱山歌,我非要学两句,结果开口把《辣妹子》唱成《咸汉子》,被围观群众投喂了五包忠州豆腐干——可能想堵我的嘴。
忠县豆腐乳:这玩意儿绝对是生化武器级别的下饭神器!我在汝溪镇参观作坊时,老板神秘一笑:“我们的菌种是曾祖父那辈传下来的…”吓得我差点敬礼,后来就着它连干三碗饭,现在看见白色块状物就条件反射流口水。
石宝蒸豆腐:石宝镇老太太教我的玄学操作——“蒸的时候要对豆腐说情话,不然它会生气变老”,我对着蒸笼深情朗诵《再别康桥》,出锅后…确实比隔壁大叔骂骂咧咧蒸的嫩。
野鹤镇板鸭:名字听着像仙鹤料理,其实是鸭子!老板说这些鸭都是听着三峡号子长大的,“比某些选秀歌手音准多了”,真空打包时还送我张CD:《野鹤镇鸭群合唱精选》…现在我家狗成了忠实粉丝。
方言速成:
交通黑科技:
复兴镇到东溪镇的班车司机都是秋名山退役车神,建议上车前默念身份证号,我在洋渡镇体验过“长江索道公交”——吊箱里大妈边织毛衣边指导司机:“左边点,哎对,那边云好看!”
神秘仪式:
三汇镇赶场天,商贩会集体用杆秤表演杂技;花桥镇老人晨练打的是“柑橘保健操”(其实就是摘果子动作美化版),我跟着比划,第二天民宿老板问我是不是来偷师的水果贩子…
在返程大巴上,我盯着地图陷入沉思:
最后路过白公街道,看见白居易雕像手里攥着根烤串签子——别误会,那是游客插的,但老杨突然悟了:这地方啊,连历史人物都得入乡随俗接地气!
(字数统计:1688字,含老杨被狗追的200字心理活动)
下期预告:《在忠县当赘婿的日子:论如何用豆腐乳征服丈母娘》… 等等,我好像还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