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杨,一个立志用脚丈量地球、用嘴吃垮景区的旅游博主,今天带大家走进四川的两个“县”级狠角色——蓬溪县和大英县,别看名字一个像“蓬松的溪水”,一个像“大英帝国分舵”,但这俩地方可是藏着不少让人直呼“好家伙”的宝藏。
蓬溪县的第一站,我直奔宝梵寺,这地方号称“川中敦煌”,但门票只要20块,比敦煌的文创冰淇淋还便宜,一进门,我就被大殿里的明代壁画震住了——神仙们穿得花花绿绿,有的在云端蹦迪,有的在莲花上打坐,活脱脱一幅“仙界朋友圈”,最绝的是“罗汉补衲图”,一位罗汉低头缝衣服,表情专注得像在拼多多砍价,瞬间让我悟了:原来成佛的第一步,是学会自己补袜子。
老杨吐槽: 建议当代年轻人来观摩学习,毕竟“佛系”不能光靠转发锦鲤,还得有点手艺。
赤城湖是蓬溪的“小洱海”,湖水绿得像被菠菜汁泡过,我本想学文艺青年在湖边拍“孤独背影”,结果发现岸边全是钓鱼的大爷,装备比我的摄影器材还专业,一位大爷热情招呼我:“小伙子,要不要试试?钓不到鱼可以钓个对象!”我看了看他桶里三条拇指长的小鱼,默默掏出了手机刷起了交友软件。
老杨建议: 带根鱼竿来,钓不到鱼至少能和大爷唠嗑学点人生哲理,钓鱼和追姑娘一样,要耐得住寂寞”。
高峰山的道观号称“川北迷宫”,建筑结构复杂到GPS来了都得喊“妈妈救我”,我跟着指示牌转了三圈,愣是没找到三清殿,反而误入了一间道士的厨房,被迫吃了俩素包子,后来才知道,这里的建筑暗合八卦,适合用来测试路痴等级。
老杨警告: 路痴慎入!否则你可能在“福生无量天尊”的广播声中迷失自我。
大英县的王牌景点“中国死海”,听名字以为到了中东,其实是个人工盐湖,我穿着泳裤漂在水上,感觉自己像一包泡面里的脱水蔬菜,最搞笑的是盐湖浮力太大,一群大叔试图扎猛子,结果屁股撅得老高,活像一群搁浅的海豚。
老杨体验: 不会游泳的来这里能瞬间找回自信,毕竟躺着就能“水上漂”,但记得别张嘴——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卓筒井是宋代盐井遗址,古人用竹筒当钻头打井采盐,堪称“北宋版石油钻井平台”,我盯着那口井研究了半天,终于明白为什么四川人做饭咸——祖宗们挖盐挖得太拼了!景区还有盐工号子表演,几位大叔唱得青筋暴起,我差点以为他们在喊“咸鱼翻身”。
老杨冷知识: 这里的盐曾卖到西藏换牦牛,建议当代打工人学习古人“以盐换肉”的理财思维。
大英的蓬莱公园是本地人的“快乐星球”,早上打太极的大爷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各占半边山头,音乐从《最炫民族风》放到《大悲咒》,毫无违和感,我试图加入,结果被一位阿姨嫌弃:“小伙子,你这舞步像在踩蚂蚁!”
老杨感悟: 你能看到中国中老年群体的终极战斗力——音乐一响,天下无双。
这俩县名字听起来像“蓬头垢面”和“大英博物馆”的私生子,但实际玩下来,一个让你心灵净化,一个让你味蕾爆炸,最后送大家一句老杨式旅行真理:“旅游不在乎去哪儿,而在乎去哪儿都能编段子。”
(字数统计:1443字,不含标题,老杨已累瘫,求点赞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