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 正文

老杨爆笑游蒲江,六镇两街的川西慢生活欢乐指南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杨!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网红打卡地,也不扯什么“一生必去”的鸡汤,咱就唠唠四川成都边上那个低调到让人心疼的蒲江县,别看它地盘小(全县就俩街道六个镇),但这里藏着的乐子,可比某些景区里挤破头的“人造古镇”有意思多了!

第一站:鹤山街道——县政府门口吃碗面,假装自己是领导

县政府驻地鹤山街道,一听名字就很有仙气对吧?但老杨我第一反应是:这地方是不是养了很多鹤?结果到了才发现,鹤没见着,满街都是茶馆和面馆,政府街31号门口那家“老字号杂酱面”,老板娘嗓门比扩音器还大:“弟娃儿,二两还是三两?”我捧着面碗蹲在县政府台阶上吃,路过的保安大哥还冲我点头,估计把我当成了哪个来视察的“便衣领导”。

温馨提示:鹤山街道的苍蝇馆子,招牌越破味道越狠,记得带消食片。

第二站:寿安街道——全蒲江最“膨胀”的地方

寿安街道这名字取得妙啊,听着就像能活到99,本地朋友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这儿以前是‘棺材一条街’,现在转型卖生态农产品了!”我当场笑喷:从寿材到寿安,这产业升级够硬核!现在街上全是卖猕猴桃、丑柑的,老板们张口就是:“我们的果子吃了延年益寿!”——好家伙,直接继承祖业精髓。

老杨亲测:寿安的猕猴桃甜过初恋,但别学我一次啃五个,否则第二天“寿安”变“瘦安”。

老杨爆笑游蒲江,六镇两街的川西慢生活欢乐指南

第三站:西来镇——古镇不古,但狗子很社会

西来镇宣传自己是“千年古镇”,结果老杨转了一圈,最古老的可能是广场上那棵120岁的黄桷树,不过这里的狗子堪称“古镇一霸”,我举着相机想拍老房子,一只黄狗慢悠悠蹲到我镜头前,眼神仿佛在说:“拍我可以,得交一根火腿肠。”

划重点:西来古镇的“网红”是临溪塔,但真正有意思的是河边茶馆,5块钱一杯茶,能听大爷们用川普争论“成都和重庆的火锅谁更巴适”整整三小时。

第四站:大塘镇——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怕你酒量浅

大塘镇有个外号叫“蒲江酒缸”,这里家家户户会酿酒,我去参观一家老酒坊,老板热情地舀了一勺60度的原浆:“兄弟,整一口?”我一口下去,天灵盖都差点飞了,老板还补刀:“我们这儿解酒药是泡菜,要不要试试?”

友情提示:大塘的“封坛酒”可以定制,但别学我写“老杨到此一游”,否则十年后挖出来,酒还在,脸没了。

第五站:甘溪镇——陶艺大师?不,我是泥巴终结者

甘溪镇的明月村是文艺青年聚集地,满村都是陶艺工作室,我也撸袖子想做个花瓶,结果手一抖,捏出来的东西像极了三星堆出土文物(残缺版),陶艺老师安慰我:“抽象派,挺好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把我那坨泥巴悄悄回炉重造了……

必玩项目:体验扎染,就算染成“抹布风”,也能忽悠朋友说是“非遗限定款”。

第六站:朝阳湖镇——划船不用桨,全靠浪不动

朝阳湖是蒲江的“小洱海”,但老杨划船时发现一个真理:这里的鸭子都比我会游泳,租了条脚踏船,蹬了半小时还在原地转圈,岸上的大妈急得直喊:“弟娃儿,你蹬反了!”最后是巡逻小哥用竹竿把我拽回去的,丢人丢出了新高度。

隐藏玩法:湖边民宿的鱼火锅一绝,但小心老板家的土狗,它专偷游客的拖鞋。

老杨的蒲江生存法则

  1. 问路别信导航,本地人指路会说:“抵拢倒拐看到一棵歪脖子树就到了。”(翻译:直走到尽头转弯)
  2. 吃火锅别逞强,微辣是蒲江人最后的温柔。
  3. 遇到广场舞大军,迅速加入,他们的队形比国庆阅兵还整齐。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蒲江这地方,没啥惊天动地的风景,但它的可爱,全藏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比如茶馆里5毛钱的瓜子能嗑一下午,比如卖菜嬢嬢非要塞你一把葱说“拿去煮面”……

所以啊,旅行何必赶场子?来蒲江,当个“街溜子”也挺好!

(字数统计:1318字,含老杨被狗追、被酒放倒、被船困住等真实血泪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