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乡亲们好,我是你们的老杨,一个立志吃遍中国却卡在重庆火锅里出不来的旅游博主,今天要聊的是重庆的26个市辖区——没错,就是那些名字绕口到让我怀疑人生的地方,綦江区”(我至今不知道第一个字怎么念,每次点菜都靠手指)。
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原本以为重庆就是个3D魔幻城市,直到我翻开地图发现这里居然有26个区,瞬间觉得自己的胃和腿都不够用了,下面请欣赏老杨的《重庆区县迷惑行为大赏》,附带血泪攻略和冷笑话若干。
渝中区:洪崖洞在此,但老杨温馨提示,千万别信“步行10分钟到解放碑”的鬼话,你在1楼,解放碑在11楼,中间还夹着8家火锅店和5个问你“住不住宿”的阿姨。
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年轻人的天堂,也是钱包的地狱,我在这里花300块买了杯奶茶,因为店员说“加料免费”,结果加了半杯燕窝。
南岸区:南山一棵树看夜景,美到窒息,但上山的路陡得让我想起驾校坡道起步的噩梦,出租车司机说:“怕啥子嘛,我秋名山车神!”然后我吐了。
九龙坡区:黄桷坪涂鸦街,文艺青年打卡地,试图模仿街拍时,被嬢嬢吼:“让一让!我晾腊肉!”果然,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不了腊肠。
万州区:烤鱼故乡,但老板坚持说“微辣”,端上来后我看到了辣椒的分子结构,隔壁桌的本地大爷嘲笑我:“娃儿,要喝点啤酒解辣噻!”我:“这是啤酒?这是我的眼泪。”
涪陵区:榨菜王国,参观工厂时试图偷师学艺,被大妈当场抓获:“你手笨得像在搓麻将!”最后花50块买了十包榨菜,现在我家泡面都姓涪陵。
武隆区:天生三桥,阿凡取景地,导游说“这里像仙境”,我信了,直到踩到牛粪——原来仙境的肥料也是有机的。
大足区:石刻佛像庄严慈悲,直到我发现有个小沙弥雕像比耶自拍,文物局,这真的不是穿越者?
綦江区:第一次念成“奇江区”,被本地人笑到2025年,这里的古剑山风景绝美,但爬山时我的膝盖发出了类似古剑断裂的声音。
璧山区:名字美得像言情小说女主,实际是重庆“小深圳”,在秀湖公园迷路三小时,最后靠外卖小哥救我:“兄弟,你导航用的是火星地图?”
潼南区:油菜花海美如画,但蜜蜂对我香水一见钟情,逃跑时踩烂了老乡的菜,被迫买了十斤萝卜——现在我家狗都吃yue了。
问路秘诀:别说东西南北,要说“往上走还是往下走”,重庆人指路手势像打太极:“从这个洞洞穿过去,再梭到那个坎坎……”
火锅防辣术:点鸳鸯锅会被鄙视,但你可以要“微微微微辣”,服务员翻白眼后,记得追加一句:“我是广东人。”效果堪比免死金牌。
交通黑话:“马上到”=半小时起,“不远”=需要登山装备,“前面拐个弯”=建议买份保险。
在重庆暴走半个月后,我的微信步数制霸朋友圈,肠胃变成了辣椒评级仪,手机相册里全是“此图片包含雾气无法显示”,但当我坐在长江索道上啃着陈麻花,看轻轨穿楼而过时,突然懂了——这地方啊,虐你千百遍,你还想再来亿遍。
(字数统计:1821字,含老杨被辣哭的泪水重量)
P.S. 有綦江的朋友吗?麻烦私信教我念地名,在线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