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杨,一个立志用脚步丈量地球、用段子记录风景的旅游博主,今天咱们不聊远方,就来唠唠成都的“时尚C位”——锦江区!没错,就是那个坐拥春熙路、让外地人迷路、本地人堵到哭的“网红区”。
最近我突发奇想,决定把锦江区下辖的11个街道全逛一遍,结果差点把自己整成“铁人三项”选手,区政府居然藏在成龙路街道的某个“神秘三环角落”?这选址怕不是为了让办事群众先练练耐力吧?好了,不废话,上干货!
春熙路,成都的“宇宙中心”,别名“全国游客打卡根据地”,老杨我挤在人群里,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走路不用带腿,人潮会推着你前进”。
冷知识:春熙路原名“森威路”,1924年改名时取了“熙来攘往,如登春台”之意,是“熙来攘往,如挤春运”!
名字听着像穿越到了古代科举考场,实际是咖啡店和苍蝇馆子的“混搭风天堂”。
老杨吐槽:这里的文艺青年比杜甫还忙,一边吐槽商业化,一边排队买限量版盲盒。
你以为这里全是股票交易所?错!是“牛”气冲天的市井江湖。
真相:名字源于清代牲畜交易市场,牛”没了,只剩“市”和“口”(以及老杨吃撑的胃)。
沙河是锦江区的“小清新担当”,但老杨发现这里暗藏玄机:
温馨提示:晚上别乱逛,否则你会见证中老年迪斯科如何碾压夜店。
因为挨着川师大,这里别名“学霸修罗场”。
老杨感慨:当年我要是在这儿读书,现在可能已经是博士后了(然后继续当旅游博主)。
(因篇幅限制,其他街道简略版吐槽如下)
成龙路街道:区政府所在地,导航显示“距离目的地还有500米”,实际要绕3个立交桥。
柳江街道:不是柳州,但螺蛳粉店数量疑似超标。
三圣街道:花市比人还多,买完盆栽的老杨,扛着它走了2公里后顿悟——我缺的是花吗?是院子!
锦官驿街道:名字听着像古代快递站,实际是酒吧一条街,喝多了容易把自己“邮寄”到派出所。
东湖街道:湖景房均价3万/平,老杨在湖边啃着面包,流下了无产阶级的泪水。
锦华路街道:商场密集度堪比俄罗斯方块,逛到第5家时,老杨的支付宝发出了“求放过”的提示音。
导航提示“您已到达目的地”,老杨眼前只有高架桥和绿化带,经过半小时摸索,终于发现——区政府低调得像特务接头点!建议增设路牌:“办事请先通关《神庙逃亡》”。
锦江区的11条街道,就像11道川菜:春熙路是火锅,沸腾热闹;书院街是开水白菜,表面清淡内里鲜;沙河是甜水面,齁甜齁甜……逛完一圈,老杨的微信步数成功登顶,腿已不是自己的腿,但手机相册多了300张表情包素材。
最后友情提示:来锦江区玩,记得穿运动鞋、带充电宝,以及——千万别信导航说的“就在前面”!
(字数统计:1482,老杨的腿:已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