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杨,一个不是在旅游就是在琢磨旅游的“不务正业”博主,今天咱们要聊的是四川巴中市的两个“兄弟”区——巴州区和恩阳区,这俩地方就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温婉如水,一个像麻辣火锅,一个像清茶淡饭,不信?且听老杨慢慢道来。
巴州区,作为巴中市的“老大哥”,自带一种“我在这儿混了几百年”的底气,走在巴州的街头,你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市井烟火气,仿佛随时会有人从巷子里蹦出来,拉着你喝碗盖碗茶,再唠两句家常。
巴州的老城区,尤其是草坝街一带,简直就是“时光机”,青石板路、木质结构的瓦房、斑驳的墙面,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往,老杨最喜欢在这儿晃悠,随便拐进一家小店,老板都能跟你聊上半小时,从巴中的历史聊到他家孙子的期末考试成绩。
最不能错过的还是巴州小吃,这里的油茶、锅盔、凉粉,样样都是“老字号”级别,尤其是那碗油茶,香浓的米糊配上脆脆的馓子,一口下去,直接唤醒你的味蕾记忆,老杨每次来都得吃两碗,不然总觉得亏了。
如果说巴州的烟火气是它的A面,那南龛石窟就是它的B面——低调却惊艳,这个藏在山间的石窟群,始建于隋唐,比乐山大佛还早几百年!可惜名气不大,游客不多,反倒成了老杨这种“小众控”的天堂。
这里的佛像雕刻细腻,神态各异,有些甚至还能看出唐代的“丰腴美”,站在石窟前,老杨总忍不住脑补千年前的工匠们是如何一锤一凿地完成这些杰作的,要是他们知道自己的作品现在成了“冷门景点”,会不会气得从石头里跳出来?
到了晚上,巴人广场就成了巴州最热闹的地方,广场舞大妈、遛弯的大爷、嬉戏的小孩,还有各种小吃摊,组成了最真实的巴中夜生活,老杨每次来都忍不住加入广场舞队伍,虽然跳得像“僵尸蹦迪”,但快乐就完事了!
如果说巴州区是个豪爽的“老江湖”,那恩阳区就是个“文艺青年”,2013年才正式设区,恩阳年轻得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偏偏又带着一股子书卷气,让人忍不住想多待几天。
恩阳最出名的莫过于恩阳古镇,这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镇,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明清建筑,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偶尔还能看到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猫狗懒洋洋地趴在路边,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老杨特别喜欢这里的“恩阳十大碗”,这是当地的传统宴席,每道菜都有讲究,头碗”必须是酥肉,“二碗”得是炖鸡……吃一顿,感觉自己在参加古代的“满汉全席”,仪式感拉满!
古镇里的万寿宫是个容易被忽略的宝藏,这座清代道观,建筑精美,雕梁画栋,尤其是戏台上的木雕,细节丰富到让人怀疑当年的工匠是不是用了“显微镜”干活,老杨每次来都喜欢坐在院子里发呆,听着风吹过屋檐的铃铛声,感觉自己瞬间“修仙”成功。
恩阳河穿城而过,给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灵动,河边有不少茶馆,点一杯茶,看船只缓缓划过,偶尔还能听到船夫的号子声,简直不要太惬意,老杨曾经在这儿坐了一下午,结果茶喝了三壶,手机玩没电了,但就是不想走——这种“浪费时间”的感觉,才是旅行的真谛啊!
对比项 | 巴州区 | 恩阳区 |
---|---|---|
风格 | 市井烟火,热闹豪爽 | 文艺清新,慢节奏 |
美食 | 油茶、锅盔、凉粉(重口味) | 恩阳十大碗、河鲜(清淡精致) |
景点 | 南龛石窟、巴人广场(历史+市井) | 恩阳古镇、万寿宫(古建筑+文艺) |
适合人群 | 喜欢热闹、爱吃辣的“社交牛人” | 喜欢安静、爱拍照的“文艺青年” |
老杨的建议是:上午去巴州吃小吃、逛石窟,下午去恩阳喝茶、逛古镇,晚上回巴州跳广场舞——完美的一天安排!
巴州和恩阳,就像四川的“双子星”,一个浓烈,一个淡雅,但都值得细细品味,如果你来巴中,千万别只打卡一个地方,否则就像吃火锅只涮青菜——亏大了!
好了,今天的“老杨唠嗑”就到这里,下次咱们再聊点别的,记得点赞关注,不然老杨下次旅游就不带你了!(威胁.jpg)
——老杨,一个在旅游路上越走越远的“话痨”博主